【水暖阀门网讯,蒋巧玲报道】2003年,兰州高压阀门已失去往日风采,频临破产,去留也成了一个问题。谁也没想到,一个南安人会来接手这个“烂摊子”,让兰高阀扭转颓势,再放光芒。这个南安人就是兰州南安商会会长,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清流。上世纪80年代到西北创业的他,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聊起创业的种种,显得十分从容淡定。
年轻辍学 兰州创业
1984年的夏天,23岁的陈清流辍学了。因家境贫寒,他不得不离开刚就读一年的福州商贸大学。
上世纪80年代是历史闸口一个特殊的坐标,市场经济的春风带来了各种机遇和挑战。一时间许多人奔走创业,下海经商,成就了一番事业。
揣着之前半工半读积攒的300元钱,这位失学青年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忐忑地踏上前往西北的经商创业之路。
“决定要去兰州的时候,朋友都劝我不要去。说兰州是‘JQK’,钩住你,圈了钱,然后把你K出去。”陈清流笑着说,当时最难克服是艰辛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生活环境的差异和朋友的质疑算不了什么。
初到兰州,陈清流做的是阀门销售,常常要东奔西走地跑客户,磨炼意志也消耗体力。但他坚持下来了,就这样做了十几年的销售,直至2003年。
购买高阀 力挽狂澜
2003年对于陈清流来说,是转折性的一年。
这年11月,兰州打响了国企改革"393”攻坚战。当时,作为中国阀门行业知名企业的兰州高压阀门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陷入困境,曾一度处于停产状态.濒临破产。此时,兰州高压阀门厂的存续企业不仅没有主营业务,还有大量未彻底解决的企业债务、职工住房、职工子弟学校等遗留问题。在别人看来,这就是一个“烂摊子”。
在质疑声中,陈清流却果断拿出1840万元,与另外两个福建人出资收购了“烂摊子”,组建成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兰高阀曾是中国阀门行业的名牌企业,创造过许多第一。”陈清流说,这样的民族工业品牌企业。决不能让它在市场经济中被淘汰。
“当时,当地政府建议让存续企业破产,但我想破产对兰高阀这个品牌的声誉影响不好,想来想去,还是收购了。”陈清流说道。
“我是来干事的,不是来投机的!”接手后,陈清流主导了一场企业起死回生的大戏。他制定了全新的企业管理及分配制度,着手解决了1601名职工的再就业问题。随着管理体系的转变和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完善,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渐渐走出困境,当年便实现销售收入7800万元,一举扭亏为盈,被兰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国企改革攻坚战”一等奖。
攻占高地 打响品牌
2004年,陈清流将自己和两个女儿的户口迁到了兰州。这一举动,让职工看到了陈清流的决心和责任心,也为兰高阀此后的团结协作,将企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奠定了基础。
为了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2006年,陈清流在科技创新上开足了马力。兰高阀与兰州理工大学合作成立省级阀门研发中心,以高起点、高投入、高标准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完善企业产品结构。
近年来,兰高阀已开发了2l项新产品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产品涵盖960多种型号、3580多个规格,成为拥有产品设计、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装配、检测等整套制造和工艺流程的高新技术企业。兰高阀也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商务部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中国畅销品牌”“甘肃名牌”“甘肃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产品质量上去了,销路也自然不用愁。目前,兰高阀产品远销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尼等国家和地区,连续5年荣登中石化阀门供货商榜首,年销售收入逾3.5亿元,从过去的欠税大户成为纳税大户,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服务员工 组建商会
从收购改制到现在的蓬勃发展,陈清流心里最感激的还是他的员工。而他每做一件事,也都把员工的利益考虑在内。
刚重组企业的时候,陈清流就先把工人的安置补偿费发放到位。过年过节,就为员工送上粮油面等食品。碰上哪个职工的孩子考上大学,公司会给职工家送去礼物。而现在,他更是带领员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数年来,他用于捐资助教、抗震救灾、扶贫济困、美化环境等方面的投入累计近千万元。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慷慨解囊,带头缴纳特殊党费和个人捐款达32万元,并倡导和带领公司全体员工踊跃捐款,筹集捐款10余万元。
企业发展顺风顺水后,陈清流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将在兰州创业的南安人召集起来,成立商会,为在异乡创业的南安人搭建一个交流平台。2009年,在他的带领下,兰州南安商会成立了。商会成立之后:陈清流借用这个平台,积极为会员排忧解难,倡导会员企业联手创业,抱团发展,得到了广大会员的肯定。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商会,陈清流都倾尽全力,体现了南安商人敢拼敢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