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天下阀商 > 列表

行业总产值超10亿元!营山崛起一座阀门产业园

2025-07-01 16:26:15      来源:   

640 (5).jpg

640 (4).jpg

640 (3).jpg

四川亿柏林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人们安装阀门垫片。  邹刚  摄

           

吸纳企业20多家,行业总产值超10亿元

营山崛起一座阀门产业园


图片



仲夏时节,踏访营山经济开发区阀门产业园,只见厂房有序排列,厂区内机器轰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营山县通过乡情招商、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举措,成功吸引了众多阀门企业入驻,阀门产业从无到有、攥指成拳,阀门产业园已成为营山经开区内的一个“园中园”。


A  承接产业转移


招引阀门企业

阀门应用广泛,大至精密仪器,小到百姓家用水闸阀。营山靠近重庆长寿、涪陵、万州以及广安,阀门市场需求旺盛。毫无产业基础,如何“拧开”阀门?一直是决策者们思考的重点。

2019年,营山招商小分队的浙江台州之旅,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当地阀门企业星罗棋布,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台州市玉环市自上世纪70年代起发展阀门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阀门产业最集中、规模最庞大的领衔者,被称为“中国阀门之都”。在玉环,有约2万名营山籍技术工人从事阀门制造行业,遍布阀门研发、制造、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链,不少营山人还从学徒工干到了阀门企业的老板。

一方面玉环阀门产业迅猛发展,引发了土地限制、行业低质竞争等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以至于很多老板心生去意。另一方面,营山占天时地利之优势,机械制造业势头正旺,而阀门产业是一片空白。

考察走访马不停蹄,招商宣传回应关切。营山县委、县政府领导通过仔细把脉,一致认为营山发展阀门产业大有可为,并将其作为招商重点。正是在一系列招商政策的感召下,曾建森率先接过“橄榄枝”。

上世纪90年代,曾建森就跟着父母在浙江台州建立了暖通、燃气阀门加工家庭作坊,自主生产的暖通、燃气阀门获得了客户的认可。2019年3月,曾建森走进营山考察,通过深入了解土地、营商环境等要素保障,彻底打消了心头顾虑。3个月后,在营山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成立了四川亿柏林新能源有限公司。

该公司致力于暖通、分水器、燃气阀门、采暖阀门等领域的智能化研究、生产与开发。营山经开区为该公司提供了过渡性厂房3000平方米,并提供了“一对一”贴心服务。当年10月,设备安装到位,正式投产,当年实现产值500余万元。

正是有了曾建森的探路,一个个阀门企业在营山经开区竞相落户,营山阀门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B   政企双向奔赴


建起阀门产业

640 (2).jpg

                   鸟瞰营山县阀门产业园。  邹刚摄

6月26日,笔者在四川亿柏林新能源有限公司看到,崭新的厂房映入眼帘,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数控车床高速运转,一条条智能化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道工序。

“随着市场销路的拓展和对营山营商环境的认同,我们扎根营山的信心更加坚定。”曾建森说,2023年,他在阀门产业园投资1.1亿元,新建厂房8100平方米,安装机械臂智能化生产设备、阀门自动化设备等100余台,扩大阀门生产、装配、包装等重要流水线,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生产,生产设备逐步实现全智能化。该公司实现年产铜阀门700万只,2024年实现产值1.5亿元。

640 (1).jpg

四川浩成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工人在安装阀门垫片。  邹刚摄

与其相邻的四川浩成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黄澄澄的铜棒经过机器的剪切、锻造、车铣、定型、抛光等流程,一个个造型独特的铜制阀门被送入质检和打包流水线。

据浩成阀门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拥有锻打、数控、组装、打包等阀门生产的完整生产链条,落户营山的其他阀门企业,可采购铜棒等原材料交与浩成阀门进行前端生产。

“我们的新厂建筑面积6300多平方米,今年5月投入使用,设备全都是从浙江台州搬迁过来的。公司形成了从原材料加工到后期成品交付的全产业链。”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厂建设好了,规模扩大了,营山本土籍工人也回流家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过去一直在浙江阀门企业上班,积累了工作经验,如今回到家乡上班,各方面待遇还可以,最重要的是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挣钱,真是一举两得。”正在模具生产线工作的魏柳告诉笔者,家乡的阀门产业园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稳定,她和工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营山阀门产业园建设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建成投用的一川阀业、鑫磊阀门等20余家阀门企业,跟浩成阀门一样,绝大部分来自浙江台州,随着一批又一批玉环及周边城市阀门企业落地投产,营山的阀门产业凸显规模效应。2024年,营山县阀门产业协会正式成立,实现了营山阀门企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

据了解,营山阀门产业园的阀门企业几乎都有相似的经历,先是利用营山经开区提供的过渡性厂房进行生产,随着市场拓展,产销畅通后,均有“拿”地建厂的愿望。他们既集群发展又各有侧重,从材质上看,涵盖了铜、铁、铝各类材质,从使用上看,覆盖了阀门产业的各类产品,包括温控阀、消防阀、截止阀等各大品类。目前全县规上企业有12家,2024年行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

“正是政企的双向奔赴,催生了阀门产业园区的形成。”营山县政府相关领导说,2023年,营山经开区阀门产业园破土动工,园区规划面积300亩,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厂房近15万平方米,配套办公用房及相关附属设施。现已入驻企业21家,全部正式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



C  培育产业集群


实现聚链成势

落地投产,孵化成园只是第一步。产业如何实现长远发展?技术创新、聚链成势是关键。

640.jpg

四川亿柏林新能源有限公司自动生产车间。  邹刚  摄


6月28日,笔者在营山县阀门产业园二期看到,一栋栋新建厂房拔地而起,厂区内崭新的设备映入眼帘。该项目位于营山县经开区创业大道阀门产业园,占地60亩,计划总投资3亿元,2023年2月开工,2025年6月竣工。项目建成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办公用房及相关附属设施,主要安装六轴机械人、双轴排刀数控车床、红冲锻打、球阀全自动装配线等智能化设备200余套,形成年产各类阀门3000万件的产能,主要销往西南、西北和江浙等地区。

以构建产业集群为目标,在“链主”企业周围布局一批分工明确的配套企业,加大“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合作力度,实现企业间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目前,阀门产业链企业间以及与机械汽配产业已实现相互配套,正积极开拓高端智能研发制造新赛道,将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引发了营山阀门产业的集聚效应,一些沿海企业纷至沓来。四川伟杰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供原本在温州经营一家阀门企业,正是瞅准了营山阀门产业天时地利的优势,选择将部分生产线搬到了营山。

“上下游产业链齐全,有效节约了物流成本。”陈世供说,他在温州的企业有不少营山籍员工,大家都有就近上班的愿望,现在工厂建在他们的家乡,对于企业、员工来说都是双赢。

“从零起步,发展成一个产业集群,看似从无到有,实际上有迹可循。”营山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涂胜说,下一步,营山将不断完善阀门产业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各链条,帮助阀门企业打通西部市场,推动阀门产业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为此,营山还针对各条产业链企业原材料供给和下游产业互补需求,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入驻,构建产业链“动力岛”,实现企业间内循环。组建了物流公司,开通了每天直达台州、东莞、重庆的三条专线,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物流生产成本,带动更多企业汇聚营山、相互配套。

“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阀门企业30家以上,年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实现‘西部阀门在营山’的产地效应。”涂胜说。

来源  南充日报、晚报   邹刚  文/图 )

天下阀商.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