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天下阀商 > 列表

全国人大代表、川仪股份调节阀公司首席技师刘平:让制造业技能人才有盼头

2025-03-12 10:15:19      来源:   

2b4f81fb12184260857fac775b5ae26e.jpg

ae4638866c124186b5207b2328b97e5b.jpg

全国人大代表、川仪股份调节阀公司首席技师 刘平

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中国正加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深耕制造业一线近40年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刘平在两会期间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应通过激励机制和社会观念转变,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智能制造业,夯实中国“智造”根基。

制造业“用工荒”的背后

“招工难”是一些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难题。刘平在调研中发现,企业购置了先进的数控设备和智能生产线,但操作和维护设备的高技能工人却愈发稀缺。“老工人逐渐退休,年轻人又不愿接班。”他坦言,社会对技能工人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有些大学生宁愿选择送外卖、开网约车,也不愿走进工厂。

究其原因,智能设备虽提升了效率,但工人的技能门槛不降反升。“过去只需操作单一工序,现在既要懂编程、会调试、能解决设备故障,又要掌握金属材料和工艺设计的综合知识。”刘平以川仪调节阀公司的车间举例,车间近几年的产值翻了几倍,但一线工人数量并未对等增加,对技能的要求也呈指数级增长。

更深层的原因是,职业价值认同的缺失。刘平观察到,许多高技能工人即使技术精湛,也很难获得与管理者同等的待遇和尊重。

智能化技能人才的未来

“制造业的未来,离不开一批愿扎根一线、终身钻研技能的‘匠人’。”刘平表示,技能工人是智能工厂的“最后一道防线”——机器能完成标准化生产,但调试设备、解决工艺难题、保障品质稳定,仍需依靠人的经验和智慧。

以川仪调节阀公司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23名成员中“90后”占比超八成,团队近5年斩获43项实用专利、7项发明专利,并在全国总工会“五小”创新活动中屡获佳绩。“这些年轻人证明,制造业并非‘夕阳行业’,而是充满技术挑战和成长空间的舞台。”刘平说。

如何让更多年轻人“看见”这份价值?刘平建议:一是建立薪酬增长长效机制,将技能等级与工资挂钩,让真正掌握技术本领的工人“越老越吃香”;二是强化职业保障,严格落实五险一金、8小时工作制、带薪休假等政策,让年轻人干得安心、舒心;三是打通职教与产业对接通道,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进入企业后需再培训2到4年,应推动校企联合定制课程,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四是重塑社会观念,鼓励年轻人以长远眼光规划职业,在技能深耕中实现人生价值。

针对智能化趋势,刘平认为“人机协同”将是关键,但强调“机器无法替代人的判断”。他举例说:“比如现在最热门的DeepSeek,我也试了,能自动生成加工路径,但工艺参数调整仍需经验。未来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天下阀商.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