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的上海闵行,秋色正浓,硕果盈枝。当夜幕降临,凯士比上海位于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厂区内灯火璀璨,异域风情的城堡装饰、悠扬的德国音乐、醇香四溢的啤酒……一年一度的凯士比产品发布会暨德国啤酒节如约而至。
这不仅是一场延续了十余年的传统盛会,更是凯士比向中国市场传递坚定信心、展示技术实力的重要时刻。

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先生、闵行区江川街道主任张建新先生,以及凯士比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销售官Ralf Kannefass先生、凯士比集团企业传播负责人Ayasse Sonja女士,还有凯士比北亚区域执行总裁贺钧先生等嘉宾与合作伙伴们共同出席,一同见证这一年度盛典。

硬核产品发布
AmaCan D系列
让安全看得见
此次发布会的重磅产品之一,是我们全新一代井筒式潜水泵AmaCan D系列。

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在于智能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创新的集成传感器单元,可实时监测和评估泄漏、轴承温度、电机温度、振动等关键参数,让设备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将潜在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在工业应用场景中,设备的可靠性往往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安全。AmaCan D系列正是我们对“预防性维护”理念的最新诠释。
AmaCan P系列
多场景应用的全能选手
新一代潜水轴流泵AmaCan P系列则展现了出色的适应性。

无论是市政污水、工业废水,还是雨水排放、灌溉系统,它都能游刃有余。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选用耐腐蚀及耐磨材料,该系列还可应用于污水处理、防洪排涝乃至海水养殖系统等苛刻环境。

这两款产品的发布,再次向市场证明了凯士比德国品质的承诺与信心。
从“卖泵”到“卖代码”
今年,凯士比上海交出了一份特别的答卷——实现近800万元人民币的软件销售额。这个数字背后,是凯士比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坚实足迹。

活动现场,凯士比再次将充满数字化元素的“科技大篷车”开进厂区,将产品、设备和数字化成果直观地呈现在来宾眼前。车厢里,除了醇香的德国啤酒,更有跳动的智能数据——这正是凯士比数字化战略的生动缩影。
凯士比不仅制造高品质的泵,更提供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让设备会“思考”,让数据创造价值。

三十一载深耕
回望来时路,1994年凯士比上海在闵行开发区扎根,至今已走过31年。这31年,是政企同频共振的31年:

闵行区提供了优质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和人才资源,凯士比则以技术创新、持续投资和国际标准积极响应。

如今,中国已成长为凯士比集团的全球“第二中心”和“全球创新策源地”,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从“引进标准”到“输出标准”的华丽转身。我们在这里研发的技术、制定的标准,正反向输出至全球市场。

正如凯士比上海总经理朱炯毅先生所说:“期待与闵行区政府进一步深化合作,助力业务持续发展,再创下一个30年辉煌!”
技术为桥 共酿文化
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杰出雇主”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凯士比对“人”的重视。如何让来自德国的严谨传统与中国的创新文化深度融合?如何让专业的工业技术变得更加亲近?

一年一度的凯士比德国啤酒节给出了答案。
当德国传统的啤酒文化与中国热情的待客之道相遇,当严谨的技术交流融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客户与合作伙伴们不仅能深入了解产品,更能感受到凯士比的企业文化、品牌价值和人文关怀。

正如凯士比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销售官Kannefass先生所说:“这个活动我们已经延续了十多年,客户和商业伙伴都很喜欢。在这个轻松氛围中,大家可以咨询关于我们产品的所有问题,商业合作关系也会变得更加深厚。这得益于中德友谊。”

文化不是翻译,是共酿;技术不是孤岛,是桥梁。凯士比把两者都做到了。
未来可期,携手同行
作为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全球三大泵制造商之一,凯士比始终以技术深度和文化温度并重。随着绿色制造与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我们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助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这场产品发布会暨德国啤酒节,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成果的展示,更是对未来的郑重承诺:
⏺︎ 持续技术创新,提供更智能、更可靠的产品;
⏺︎ 深化数字化转型,从泵阀服务供应商向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
⏺︎ 践行绿色理念,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加强文化交流,构建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的生态体系。

期待在未来的合作中
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见证更多创新与突破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