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
学校在合肥校区隆重举行
1610万元捐赠签约仪式
本次集中签订捐赠协议分别有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阳光电源公益基金会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荣事达集团
校友企业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校友伉俪谢莉萍、黄时进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余玉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光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华峰,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庆龙,合肥荣事达集团董事局主席潘保春,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电气89级石峥映校友,英语99级谢莉萍校友,选矿97级黄时进校友,安徽阳光电源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秋宜等出席仪式。大会由余玉刚主持。

袁亮致辞。他向各位嘉宾和校友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慷慨捐赠的企业家朋友和校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学校80年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学校也始终将校友工作置于重要位置,把凝聚校友力量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此次捐赠分量千钧、意义非凡,既汇聚着企业界与广大校友对学校办学成效的深度认同,也承载着大家对科技兴国、教育强国使命的主动担当,不仅为学校带来物质支持,更给予全体师生医护员工精神上的巨大鼓舞。我们将倍加珍惜这份信任与厚爱,努力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办学条件等各方面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回馈广大校友、企业的殷切期望,以更昂扬的斗志、更扎实的作为,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潘保春致辞。他表示,荣事达正推进“智能房屋产业”核心战略,面临建筑结构优化节能、物联网无感互联等技术难题,而安理大在工程技术、安全科学、能源管理等领域的深厚积淀,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是破解难题的关键支撑。希望校企共建科研创新平台,依托学校科研实力为智能房屋产业注入技术活力,共育复合型人才,既支持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也为学生提供产业实践、项目研发机会,培养适配产业需求的人才。他表示,将通过校企深度协作实现共赢,为安徽高质量发展赋能,同时祝愿校企合作结出硕果、学校再创辉煌。

石峥映作《缘起安徽理工、共筑智慧未来》专题报告。他从我从哪里来、现在做什么、与母校同行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他回顾在校时光,感恩母校奠定的专业基础与师长同窗的帮助;分享毕业后在国家基础设施态势感知领域的深耕经历,提及母校校训激励自己行业奋进,诠释情怀的传承。他表示,母校情怀根在感恩、母校情怀贵在传承、母校情怀重在行动。未来将发挥行业资源,为母校搭建产学研平台、鼓励校友反哺,以行动践行担当,期待与母校携手共筑智慧未来。

谢莉萍致辞。她表示,母校的校训精神,这些年一直激励着她前行,正是在母校四年学习的积累,为她后来从事外贸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更让她感念的是,在校读书时,她的先生黄时进曾获得学校的助学金资助,但这份温暖一直留存在他们心里;也正是这份感恩之心,促使他们在母校80周年校庆和教师节这个特殊时刻,用行动回报母校的培养之恩。她强调,此次捐赠不仅是感恩,更是一种传承,希望能为母校尽绵薄之力,帮助像当年她们一样需要帮助的学弟学妹,把这份爱心一直延续下去,她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将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回报母校。

黄时进致辞。他表示,母校给予的陪伴成长,提供了广阔平台,老师言传身教,教授专业的知识,在这里学到谋生技巧,培养了良好性格,为他走出学校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受惠于母校和优秀的前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恩泽,也日渐把前辈当成自己的榜样和示范,纵岁月流转、时代更迭,“安理人”的烙印从未褪色,滚烫的“安理心”始终与母校同频共振,也愿在母校80周年校庆前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袁亮、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张友国共同见证下,余玉刚与科大讯飞安徽大区执行总经理徐军签订捐赠协议;在袁亮、安徽阳光电源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秋宜共同见证下,余玉刚与安徽阳光电源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金蓓签订捐赠协议;在袁亮、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汪冰共同见证下,赵光明与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朱天翔签订捐赠协议;在袁亮、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董事局主席潘保春、副总裁张会军共同见证下,赵光明与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荣品科技住宅公司董事长潘寅签订捐赠协议;在袁亮、电气89级校友王瑾共同见证下,余玉刚与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石峥映校友签订捐赠协议;袁亮向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赵蕊颁发捐赠证书;余玉刚与谢莉萍校友、黄时进校友签订捐赠协议。




捐赠企业相关负责人及代表,学校内设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师生代表等参加了捐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