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松下宣布,在捷克共和国比尔森市重启耗资3.2亿欧元扩建的"超级工厂",旨在大幅提升面向欧洲市场的热泵产能。这是近年来欧洲供暖与制冷领域规模最大的制造投资之一。
升级后的设施将作为松下在欧洲的核心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专注于空气源热泵解决方案的研发,预计到2030年产能将达140万台。此次扩建是松下整体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欧盟脱碳目标推进及区域清洁能源需求增长,公司将热泵生产与研发从东南亚转移至欧洲。
松下欧洲暖通空调业务CEO福田川福下表示:"欧洲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尤为领先,对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接纳度更高。对比尔森工厂的投资既彰显我们对市场增长的信心,也体现了我们预判和满足未来需求的能力。"
工厂重启正值欧洲热泵市场的关键发展节点。该领域2024年估值达122亿欧元,预计到2034年将突破710亿欧元。随着各国逐步淘汰燃气锅炉转向电气化供暖,松下等企业正竞相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用与商用需求。欧盟委员会要求到2030年完成3000万台热泵的安装目标。
"热泵行业正推动欧洲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脱碳进程。"比尔森州长表示,"今日工厂重启不仅是重大进展,更昭示热泵必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系统的核心。"
松下捷克暖通空调业务规划总监Radek Vach指出:"比尔森工厂将成为松下在欧洲热泵生产与供应的中央枢纽。通过将研发与生产集中于同一基地,可在降低物流排放的同时提升速度、灵活性与成本效率。"捷克工业和贸易部长强调:"这座尖端热泵生产设施将增强捷克产业竞争力,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证明我国能为技术密集型创新项目提供优越条件。"
工厂所在的比尔森地区被松下称为"捷克硅谷",以工程人才和高科技企业集聚著称。"
全球范围内,松下承诺到2030年实现自身业务碳中和,2050年达成全价值链净零目标。比尔森工厂将直接助推这些目标,使松下不仅扩大产能,更与政策制定者和机构投资者日益关注的ESG优先事项形成战略协同。
通过将核心产能转移至欧洲,松下有效应对了供应链中断、亚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进口产品隐含碳排放监管加强等挑战。这一举措确立了松下在欧洲清洁供暖市场的领先地位,使其直接对标Vaillant、Viessmann及Bosch Thermotechnology等区域竞争者。据介绍,继2024年英国卡迪夫工厂后,比尔森工厂成为松下在欧洲第二家净零排放工厂。除采购绿色电力和热能外,其1兆瓦光伏屋顶系统为工厂供电。智能楼宇管理系统控制通风、供暖和传感器LED照明,利用通风设备和压缩机废热为建筑供暖,屋顶蓄水池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此外,从2026年起,该工厂车队将全部改用电动汽车以进一步减少碳足迹。文章资料来源:coolingpost,AHP综合整理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