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名单,中国二十二冶所属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凭借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持续深耕,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这一国家级重磅认证,标志着企业在细分市场领跑者地位再获权威认可。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中的领先代表,不仅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面表现突出,更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始终围绕“锻造精品 诚信世界”核心理念,以技术领先性为目标,深耕高性能金属材料成形、智能装备数字化升级、低碳工艺研发及绿色环保装备制造,构筑行业竞争力。重点布局重型及冶金能环设备、多向模锻件、高性能金属耐磨件、高端阀门管汇四大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依托中央企业中试平台,联合多家顶尖高校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生态。在特重型装备极端制造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研发的360兆牛大型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使我国极端挤压、锻造能力跃居世界先进行列,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殊荣,标志着我国在万吨级重型装备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其主持建造的西安三角航空400兆牛模锻压机,作为工信部"十一五"重大专项,成功突破航空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变形材料成型瓶颈,为C919大飞机国产化提供核心锻件支撑,彻底结束我国依赖进口的历史。

在锻造产品延链方面,以"锻造矿业基石"为己任,深度融合现有先进金属成形工艺,专注研发高性能耐磨件解决方案。依托多年深耕的金属成形技术优势,针对不同矿山工况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优化钢球与衬板的匹配性设计,使衬板耐磨性、抗冲击性、钢球破球率显著提升。通过定制化配套服务,实现从单一产品供应到全流程耐磨系统解决方案的升级,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在推动行业规范化进程中,公司主编《多向精密模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等8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其中外文版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际空白。这些标准体系涵盖工艺编制原则、质量控制规范等关键环节,建立从原材料选用到成品检验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框架。通过标准化建设,使多向精密模锻产品合格率提升23%,生产效率提高40%,为行业技术推广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0余项,形成"研发-专利-标准"创新闭环。


在多向模锻技术领域,公司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克超大型复杂构件精密成型难题,系统开发100余种精密模锻工艺。这些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相关通过AS9100D航空航天、API、PED等国际权威体系认证。

在高端阀门管汇领域,致力于研发生产高压流体控制产品总成的品牌,从高压管汇阀门起步,逐步完善品类,依托精密锻造工艺,打造高端阀门产业链,根据高端阀门生产制造经验,逐步向下覆盖,形成了低压、中压、高压及超高压全压力等级的产品矩阵,构建起从原材料到成品总装的垂直整合生产能力。公司已打破140兆帕工艺技术壁垒,向实现175兆帕工艺迈进,完成高压管汇国产化攻关,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等领域,助力中国制造升级。

此次入选不仅是对公司"专精特新"发展路径的充分肯定,更为中国智造注入新动能。公司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成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为我国高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更强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