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仪股份”)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制造的首台国产化“华龙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顺利通过联合验收,从重庆发运。该产品将应用于我国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广东陆丰核电项目 5、6 号机组。这标志着我国在核电关键控制设备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作为核电站汽轮机旁路系统的核心装备,汽轮机旁路调节阀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需在高温、高压差蒸汽介质的严苛工况下实现精准调节,其核心部件阀座、阀芯、阀杆必须具备耐冲击、耐高温、耐气蚀、低热膨胀系数及良好塑韧性等综合性能。面对核电常规岛热力系统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华龙一号”汽机旁路调节阀自主研发项目应运而生。 公司高度重视,所属产品制造单位迅速成立项目专班联合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投入研发工作,在研制过程中成功突破多项技术难点,采用了基于梯级压降的多级套筒式高压差阀内件设计方法,实现了阀门小开度的高精度控制;设计出新型球头型先导阀芯结构,实现了高压工况的压力平衡,提升了阀门的动作稳定性和密封性;开发了提高材料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热处理工艺,优化了阀内件结构,降低了高温工况下阀门卡涩的风险,该产品共获6项专利。 经严格测试验证,研制的科研样机在基本误差、回差、死区、抗震耐振性能、热态稳定性及动作寿命等核心指标上,与国际先进产品达到同等水平。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领衔的权威鉴定委员会一致认定:该产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具备在核电站推广应用的条件。经国家能源局组织专家评定列为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华龙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的顺利发运,是川仪股份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强强联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了我国核电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力量。川仪股份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国产汽机旁路调节阀实现高质量、批量化稳定供货,助力我国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