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卫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卫浴文明源远流长,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品牌群成型。古代卫浴文明发源于 中国先秦时期,而现代卫生洁具制造业起源于美、德等国家,时间可追溯至 19 世纪中期。发展至今,全球已形成了三大知名卫生洁具品牌群,即以科勒 (Kohler)和摩恩(Moen)为代表的美国品牌;以杜拉维特(Duravit)、高仪(Grohe)、 乐家(Roca)和汉斯格雅(HansgrohE)为代表的欧洲品牌;以东陶(TOTO)、伊奈(INAX)、惠达和箭牌等为代表的亚洲品牌。产业链方面,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生产要素在全世界形成自由流动,众多国际卫生洁具品牌厂商出于对本土高昂的人力成本、资源使用及环境保护等因素考虑,选择将附加值较低的 生产制造及组装环节进行外包,转移至人力成本更低且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空间大的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将企业资源集中于研发设计,销售营销等环节,进而获取高附加值。 1.1 国外卫浴研究现状 “卫浴”这一名词源于西方文明,顾名思义为卫生和洗浴。在西方卫浴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最早出现的是洗浴的概念,公元前4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宫殿中就配备有陶土浴缸的浴室;公元前 8 世纪,希腊诗人荷马的作品中提及了私人卫浴;公元前25年,罗马人就建造了温水浴室,并具有黄金白银等装饰效果,在当时,西方的卫浴水平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13世纪的欧洲,贵族皇室对个人卫生提高了要求,浴池出现在皇家花园中;16世纪,浴室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风格,装饰性远大于实用性。近代,西方的卫浴文化再次得到进一步发展。1569 年,英国哈林顿为女王发明的抽水便池,是现在马桶的雏形;1775 年,英国的钟表匠人卡彭斯对哈林顿的设计做出了改良,使得储水池中的水在每次使用完成后可以自行关闭,并取得了专利,由此开始,抽水马桶的设计逐渐从艺术领域跨入现代功能领域:1778年,英国工匠布拉莫再次改良原有设计,在储水池上添加了把手,并且将其安放在了便池上方,同时加入了盖板的设计:1790年,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又再一次做出提升,为马桶的设计增添了可以控制水量大小的球阀,以及具有防臭功能的U形管道。直到 1855年,英国卫生部规定所有住宅房屋必须安装卫浴产品,这表明人类的思想以及卫浴产品的进步与发展已经具有质的飞跃。然而此时的美国,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首个家用浴盆,随着浴盆的推广与公共管道供水系统的同步发展不断得到普及,到1860年,家用浴盆的普及率已大幅提高。19世纪中期之前,“洗浴”与“如厕”毫无关系,直到1850年 A·J·道林在《乡村房屋建筑》一书中,提到将这两类活动涉及的产品划分到同一空间内,合并称之“浴室”,即在同一室内空间下安装抽水马桶、浴盆、盥洗池等,同时具有经济性与实用性,并且受到人们的广泛接纳,从此这个名称就被一直沿用下来。1889年,英国水管工人博斯特尔发明了冲洗式的抽水马桶,其中采用了储水箱与浮球,构成结构相对简单,使用较为方便。由此,抽水马桶的内部结构形式基本定型。1890年,卫浴产品在整个欧洲开始推广普及,起初没有自来水与排污设施,随着自来水管道与排污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完备,抽水马桶才真正意义上得到使用。同年,铸铁的釉面浴缸也首次出现在中产阶级的独立浴室中。20世纪初,欧洲皇室浴室中开始安装瓷质浴缸;1910年,瓷砖作为装饰品出现在浴室中:1930年,人们开始使用钢瓷釉面浴缸:1960 年,铸铁浴缸被钢板无维浴缸所取代;21世纪,人们生活品质日益提高,卫生间从原来只有洗脸、洗浴与如厕三项基本功能,逐渐上升为人们较为私密的享受型室内空间。 基于上述发展历程可看出,在19、20世纪才逐渐出现真正具有现代气息的卫浴产品。从最初的单品雏形发展至后来家庭卫生间格局的初步定型,再至当下人们追求更加卓越、前卫的生活理念,使得卫浴产品除了基本功能的满足,还能为人们带来舒适惬意、轻松自在的产品体验。国外的卫浴产品随着功能与使用的普及,在当代的卫浴市场中,也逐渐出现了许多国际性知名品牌,它们具备悠久的卫浴产品制造系统以及清晰的发展脉络,拥有专门从事卫浴产品研发工作的设计师,例如:欧洲的世界级卫浴品牌德国杜拉维特(Duravit),德国高仪(GROHE)、德国汉斯格雅(Hansgrohe)、西班牙乐家洁具(Roca),美国科勒(Kohler)、美国标准洁具(美标 AmericanStandard),日本东陶卫浴(TOTO)、日本伊奈洁具(INAX)等等。其中德国杜拉维特卫浴拥有182年的发展历史,具备结构合理的设计研发团队以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依托,经历多次巨变仍屹立不倒,这些卓越的卫浴品牌有完善的产品分层,每个档次的产品有专门针对的消费群体,同时也根据人性化设计理念进行科学定位。而“智能卫浴”是指区别于传统的五金陶瓷洁具,将电控、数码、感应、识别、自动化等现代科技运用到卫浴产品中,以实现卫浴产品功能的更加强大高效,可以提升卫浴体验的健康舒适性、便利性,并有利于节能环保事业发展,是构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座便器、淋浴房、浴缸、浴室柜、水龙头等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智能化,其中以座便器为典型代表。以卫浴产品智能化的角度看,上述国际知名品牌的发展程度也处于领先水平,对国内品牌向智能化方向迈进起到引领作用。例如德国杜拉维特(Duravit)针对智能卫浴,主张智能技术的同时也兼顾安全设计,推出实用性“夜间模式”镜柜与马桶圈,确保用户黑暗中的可视与安全(图 1-1-2);美国科勒公司(Kohler)开发名为 Purefresh 的智能马桶配备过滤异味装置,并在马桶盖马达中加入三种不同的清香,免除用户异味困扰;2013 年推出 Moxie 音乐淋浴花洒,配备无线迷你音响,享受一边沐浴一边听音乐的乐趣(图 1-1-3);日本 TOTO 公司推出的智洁技术、超漩式冲洗等技术,在给用户带来速食便捷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智能(图 1-1-4)。 图1-1-4 TOTO 智能马桶 1.1.1 小结 欧美卫浴市场成熟且格局稳固,亚太区日本领先带动整体卫浴势头向好。从零售端销售规模来看,受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收入水平等多因素影响,全球卫浴销售仍以西欧、北美以及亚太地区为主要市场,而中东、非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的卫浴消费规模较小。目前,全球卫浴市场已经形成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三分天下的品牌格局:(1)欧洲市场,欧洲卫生陶瓷产业历史悠久,工艺制作技术水平领先世界各国,其具有优越性能的卫浴产品也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欧洲各国卫生洁具企业一方面通过加紧推进企业合并,实现强强联合,另一方面,不断开发新工艺、创新 技术加紧抢占国际市场;(2)北美市场,美国的科勒洁具作为国际知名卫浴品牌,凭借极具艺术性的设计及较高的质量水平,不仅成为全美第一卫浴品牌, 在美国卫浴市场的市占率高达 40%,而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次于日本 TOTO,被众多本土企业视为强劲的竞争对手。近年来,科勒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逐步下沉产品线,向中低端市场挺进;(3)亚太市场,日本卫浴行业 集中度高,东陶、骊住和松下三大品牌凭借技术、渠道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 占据主导地位,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据 Euromonitor 统计显示, 2017 年日本上述,前三大卫浴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高达 88.4%,行业高度集中,龙头地位稳固。此外,日本作为整装卫浴起源国,正在引领整体卫浴在亚太尤其是中国地区普及。国外卫浴产品的品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理论研究一直与产品研发、产品设计同步进行,优秀的理论可以迅速运用到产品研发的实践中,这是国外卫浴产品一直保持领先水平的根本原因,也不断推动着国内卫浴行业的发展。 1.2 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的卫浴文明最早起源于沐浴这项活动,在公元前 500 年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浴”的记载:商周时期出土的青铜器皿也包括了沐浴盥洗用到的器具,如鉴、盘、匹、汲壶、浴、洗等:股商时期,专门用于沐浴的家用浴室出现;秦汉时期,我国的卫浴文化发展到相对较高的阶段,民居厕所开始普及,并且有蹲式和坐式之分:晋代,上等人家大多设有浴室;唐代,洗浴文化日趋成熟,皇室中已流行蒸汽浴、温泉浴,冷水浴、药浴等各种洗浴方式:宋元时期,沐浴洗澡已普及百姓生活,元朝时,大都的公共浴堂服务体系相较两宋时期更加完善;明清时期,沐浴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厕所与浴室的发展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清末民国初年,国外的抽水马桶最早传入中国,限于皇室使用。如图图 1-2-1 所示。 图 -2-1 中国古代卫浴发展概要 19 世纪中叶,我国最早出现座便器的地点,在上海黄浦江上的外国轮船上,随后也是最早在上海推广开黄浦江上的外国轮船上,随后也是最早在上海推广开来,1917 年,唐山的德盛瓷厂生产出中国的第一个座便器,之后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完善名卫浴品牌的引领下,我国自主的卫浴品牌也在近几年内不断崛起,力主打造适应国人生活环境的卫浴产品。例如澳斯曼卫浴(AOSMAN)、九牧厨卫(JOMO0)、箭牌卫浴(ARROW)、法恩莎卫浴(FAENZA)、惠达卫浴(HUIDA)、安华卫浴(ANNWA)、恒洁卫浴(HEGLL)、浪鲸卫浴(SSWW)等等,都在我国的卫浴行业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也是人们在选购卫浴产品时的主要品牌。20 世纪 80 年代,以美标、科勒、TOTO 等为代表的大批国际品牌卫浴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并依托自身的品牌的技术优势迅速占领了高端市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卫浴的发展。20世纪 90 年代至本世纪初期,我国卫浴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虽然众多国产品牌实现迅猛发展,但尚未出现全国性的本土品牌,主要服务对象仍为中低端市场。而外资品牌已逐步将市场范围由沿海开放地区拓展至内地一、二级城市,并逐步由高端市场拓展至高中端市场覆盖。自 2005 年,国内卫浴行业呈现高速发展,国内卫浴品牌百花齐放,并涌现出以一批以箭牌、惠达为代表的民族卫浴品牌,中国卫浴企业通过不断提升卫浴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档次与附加值,进而同外资品牌重新瓜分市场。同时,外资品牌也已深入拓展至县级市场,并加强对中端市场甚至低端市场的渗透力度。2013 年后,国家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传统制造业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及战略转型,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由此,卫浴行业加速洗牌,步入品牌集中化阶段,资金、人才、技术、渠道、 生态链等都在向头部厂家靠拢,整个市场逐渐进入相对良性的发展阶段。《2019中国陶瓷卫浴行业市场大数据报告》显示,2019 年 1 月~11 月,全国卫生陶瓷累计产量约 2 亿件(套),同比增长 11.68%;全国卫浴总需求量约为 5.71 亿件(套),含马桶、浴室柜、淋浴门、龙头、花洒、挂件、蹲坑等。其中,东部地区卫浴总需求量为 1.99 亿件(套),约占全国卫浴总需求量的 34.87%;中部地区卫浴总需求量为 1.67 亿件(套),约占全国卫浴总需求量的 29.34%;西部地区卫浴总需求量为 1.71亿件(套),约占全国卫浴总需求量的 29.96%;东北地区卫浴总需求量为0.33 亿件(套),约占全国卫浴总需求量的 5.83%。 图 1-2-2 中国近现代卫浴行业发展概要 我国在对普通卫浴产品不断地研发中,越来越受到国际化品牌智能卫浴趋势的积极影响,以致国内部分品牌也开始涉足卫浴产品智能化的研发工作。以智能淋浴房起家的福瑞公司,通过声控技术与用户进行互动,感知用户的需求,如调节水温、水流量、灯光等;记忆就是每次冲凉的水温、流量,以及听过的音乐、看过的视频它都能记录下来,这些数据记录着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大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图 1-2-3) 图 1-2-3 福瑞麦斯迪克智能淋浴 以人性化和智能体验为标记,专注打造高端智能淋浴房及其他智能卫浴产品。箭牌卫浴智能马桶系列,搭载人性化的智能功能如恒温座圈、纳米抗菌、自动除臭、自动冲水清洗等,体现了以人为本与科技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图 1-2-4)。 图 1-2-4 箭牌智能马桶 我国对于卫浴产品智能化层面的研发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卫浴产品涉足智能化领域的程度参差不齐,过程中需要借鉴国外优秀案例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本土化的卫浴产品开发中。智能马桶起初用于医疗和老年保健,目前,一些特殊的医疗中心以及老年保健中心对智能马桶的应用较为普遍。另外,智能马桶在功能上的创新和智能便利能够彰显生活品质,在外观设计上往往也比较上档次,因此少数的高档酒店、饭店以及其他娱乐休闲场所的卫生间也会选择安装智能马桶。 1.2.1 国内智能马桶市场规模预测 通过对智能坐便器的宏观发展背景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即“智能坐便器的发展概况”,如图所示。 图 1-2-5 智能坐便器宏观发展历程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智能技术在家居生活中的应用普及,智能马桶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个体家庭。同时,近些年智能马桶生产商在技术上突破和产品需求设计上也逐渐将重心转向个体家庭用户,市场推广重点领域也转向个体消费者,使得智能马桶在个体家庭中的应用更为普遍。加热、温水清洗、暖风烘干,坐在这样的马桶上,不再仅仅只是如厕,还可以“享受”,这样的智能马桶最受国人喜爱。智能马桶兼具医疗属性和环保属性,目前国内受限渠道与技术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2015 年中国智能马桶市场规模突破百亿,预计 2020 年中国智能马桶市场规模将达 804 亿元。(2019 年 600 亿) 图1-2-6 中国智能马桶市场规模及预测 6 1.2.2 国内智能马桶普及率走势及预测 智能马桶自2012年以来普及率缓慢提升,2017年约为 1.18%。在智能技术带来的消费品质提高的趋势下,预计 2020 年智能马桶渗透率将达到2.29%,仍然处于较低的渗透水平。 图 1-2-7 智能座便器普及率 1.2.3 国内智能马桶企业分类及地区分布 智能马桶技术复杂,设计水、电、加热、机械、传感、注塑、焊接等多个领域,配套企业较少,进入门槛较高,产能主要来自卫浴、家电和专业电子电器三类企业。如图 1-2-8 所示 图 1-2-8 智能马桶企业分类及地区分布 1.2.4 智能马桶行业格局 目前,智能马桶高端品牌主要被美系和日系占据,松下、TOTO、伊奈均在国内设有工厂,凭借技术和品牌的先发优势垄断高端市场,中端市场以传统卫浴和部分专业电子电器企业为主,随着家电企业的介入,行业成混战局面。 图1-2-9 智能马桶行业格局 1.2.5 主流分体式和一体式智能马桶价格区间 一体式智能马桶保持主流地位,个性化、环保化、多渠道营销为市场趋势;近几年,一体式智能马桶销量始终保持着主流地位,主流一体式智能马桶销售价格区间多为 1900-4470 元;而主流分体式智能马桶价格区间多为 610-2740 元。如图 1-2-9 所示 图 1-2-10 主流分体式和一体式智能马桶价格区间 1.2.6 小结 中国卫浴市场现状:本土品牌势头强劲,龙头企业有望受益行业洗牌。我国卫生洁具行业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东陶、美标,科勒等国际知名卫浴品牌相继进驻中国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卫浴行业的发展。21世纪初,我国卫浴行业在技术发展助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涌现出了一批以惠达 卫浴、箭牌卫浴等为代表的全国性卫浴品牌,并逐步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具备了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我国卫浴市场发展近三十年来,随着企业生产能力及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土品牌后来居上,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长期来看,随着产业集中化和环保压力导致的落后产能淘汰,业内领先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并将各自通过转型、升级、整合等战略举措,推动企业规范化和规模化变革,给中小品牌企业留下的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中小品牌将会加速被淘汰,龙头企业有望受益行业洗牌。 1.3 智能卫浴工业设计现状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卫浴行业也开始进入智能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家居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一些国际卫浴品牌的引领下,我国卫浴行业也逐渐进入科技时代。所谓的“智能卫浴”是指区别于传统的五金陶瓷洁具,将电控、数码、自动化等现代科技运用到卫浴产品中,实现卫浴产品功能的更加强大高效,提升卫浴体验的健康舒适性、便利性。早期感应水龙头解决了传统水龙头跑水、滴水、漏水等问题,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全自动智能浴缸明显提升了家庭沐浴的舒适度;使用率相对较高的智能马桶,其自动冲洗与烘干功能缩减了厕纸的使用,节约资源并有益人体健康卫生。如今卫浴产品的智能化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健康舒适验,新产品的出现正逐步贴近人们的生活且适用性更强。如今随着城镇居民人口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群体主力年轻化多种因素成为消费升级源动力,也带来对高新产品前所未有的传播度和认可度,未来智能卫浴产品市场需求将逐渐扩大,前景可期。 1.3.1 智能卫浴产品基本功能同质化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智能卫浴产品迅速增多,市场供应量逐步增大,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能生活体验,产品的同质化随之袭来。然而,智能卫浴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是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支撑,盲目的投入智能卫浴行业而没有核心技术和行业的积累,是目前智能卫浴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步伐的一大因素。特别是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没有通过系统的研发,就直接山寨别人的产品。现在很多智能卫浴企业所涉及的功能无非就是几种不同的控制方式,智能化程度不高,实用性不强。鲜有企业能推出一套完善的智能卫浴解决方案,抄袭的“学渣”企业遍地都是,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学霸”企业,少之又少,导致整个行业“考场”全是同一份“试卷”。这样的行业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智能卫浴行业的发展。改变现状创新才是王道。追根溯源,同质化问题还是由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对行业的认识不足,仅靠简单模仿来玩智能概念,仅靠一两种看似绚丽的功能来吸引消费者,却没有一款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缺少过硬的产品来说话。要改变这种现状,核心问题就是研发和创新。面对同质化严重的现状,许多卫浴企业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口,用专业的研发和技术武装自己。想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寻找和挖掘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自己打造一条差异化竞争道路,这就需要卫浴企业对产品和技术进行创新。未来想在智能卫浴行业愉快地走下去,企业就需要进行创新,寻求差异化发展,跳出产品同质化怪圈,发展自己独有优势,才能从行业中脱颖而出。目前,智能卫浴在国内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必须摆脱出同质化束缚,才有利于早日扩张市场。只有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行业才能不断壮大。 1.3.2 智能产品针对性不强,老年卫浴研究不深入 2019 年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 25388 万人,占总人口 18.1%,65 周岁及以上人口 17603 万人,占总人口的12.6%。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老龄化速度会以较高斜率上升,“十四五”期间中国或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0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超过2了全新的定义,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必然会发生人口年龄的结构变化,在消费的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也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定位,其中,中老年人群就是一群特殊且十分重要的人群。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老龄化的加剧不仅是一种社会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年市场的巨大潜力。卫浴产品作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卫浴产品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马桶作为卫浴中三大重要产品之一,也是老年人每天必须接触亲密产品,然而中国对智能马桶的应用推广也比较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需要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帮助以及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做到尊重老人和关照老人,弘扬我国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使老年人可以健康地安享晚年。而我国目前专门针对年长群体的卫浴设计起步较晚,发展也并不完善,老年卫浴研究不深入。坐便器作为卫浴三大产品之一,也是老年人每日接触到的亲密产品之一,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方面,卫浴空间由于其特殊性,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之一,针对卫浴产品的研究则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其中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国外尤其是在已经步入老龄化的日本已经很普及了,我们则可以向这些国家学习其优秀的案例,结合我国[小程序]万隆水产大基围虾500g 正负 20g/袋国情设计出符合我们自己的在智能马桶。 1.3.3 智能卫浴产品缺乏基础研究的数据支持 随着消费者,特别是有一定消费能力者,对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需求,智能化卫浴产品正在不断拓宽领域,加上家电产品与卫浴产品的深度融合,卫浴产品智能化成为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特别是智能马桶销量越来越大,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其中还包括智能调温按摩浴缸、浴室柜配套的“魔镜”、音乐花洒等。以前智能马桶销售基数小,2019年销售额较 2018 年几乎是翻倍增长。但是与智能马桶相比,智能浴室柜、智能浴缸等其他智能化卫浴产品购买者较少,还没有真正走量。其实,我国的智能卫浴系列产品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发展,风头很大但是渗透率很低,只有智能马桶销量较高,其他智能卫浴产品销量都比较很低迷,很大的原因就是缺少系统的基础研究数据支持,市场出现大量“同质化”产品,抄袭现象严重,产品不符合人机工程学,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多痛点;因此我们更需要沉下心来做好卫浴产品的基础研究,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为创新设计提供科学数据支持,设计出符合中国人尺寸的卫浴产品。 (1)实际调研大数据不足 卫浴是智能家居中较早拓展的品类之一,20 世纪 60 年代末,日本 TOTO和 INAX 分别推出自主研发的温水洗净便座,并逐步加入了集便盖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杀菌等多种功能,提升卫浴体验的健康舒适性、便利性,受到消费者欢迎。当前,随着技术升级和概念落地,智能家居产品也在我国越来越普及,我国的智能卫浴概念在 2000 年以前就已形成,只是当时没有引起家居厂商的重视。直到 2000年以后,市场才逐渐发展起来,2000-2005年期间,已基本实现一套从产品生产到销售再到服务落地的体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云平台的渐趋成熟,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运用为物联网时代的开启奠定了基础,但是,整装卫浴进入国内的时间较晚,国内整体卫浴设备供应商相比国外大型跨国企业综合实力较弱,目前的国内智能卫浴行业为新兴行业,竞争栺局分散,以中小企业为主;所以大数据基础不足,没有一个统一的基础数据做支撑,例如:坐便器的设计没有准确的人机尺寸数据作指导,水龙头落水高度没有依据;基础研究不足导致设计依据不足,只单纯追求外观造型设计,导致现有的卫浴产品虽然外观形式多样但普适性不高;这就需要企业沉下心来,夯实设计基础,做好符合中国市场的数据调查,设计出符合中国人尺寸的卫浴产品。 (2)不计成本沉下心研究单位少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专题研究报告 2015》显示,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在2016年将出现明显增长。到2018年,随着主要智能家居系统平台及大数据服务平台搭建完毕,下游设备厂商完善,智能家居产品被消费级市场接受,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由此可见,智能卫浴的行业也具有庞大的市场空间,要不了多久,智能卫浴就会走向千家万户,成为普通家庭的生活必备。正是因为有庞大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智能卫浴行业的商机,纷纷入驻智能家居行业,加速对智能卫浴行业的产业布局。让人奇怪的是,有些公司是做电商平台的,有些公司做传统家电,还有些公司靠山寨手机起家,这些公司都缺乏做智能卫浴的基因,却盲目投身这个行业中,产品的“跟风”现象扰乱了市场的竞争环境,阻碍了智能卫浴行业的发展。在入驻智能卫浴行业的这么多企业中,存在着很多急功近利的现象,部分企业只看到了智能家居行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认为只要投身这个行业就将有利可图,然而却忽视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研究结果不是一撮而就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是需要专门的设计团队针对我国的市场现状进行大数据的调研分析,沉下心研究找到合适的普适尺寸和个性案例各个击破,经过细心辛苦地研究和考察得出结论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后,在进行的设计。 (3)行业标准迟未制定 智能卫浴行业发展已有十年的时间,但相关的行业标准却迟迟未能制定出来,智能卫浴是一个多行业交叉覆盖的系统工程,各设备厂商按照不同的接口标准与协议生产设备,其结果是: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连、互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建立共同遵循的标准与协议是发展智能卫浴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目前,智能卫浴领域的国际标准尚未成熟,国内的智能卫浴行业标准可以加把油尽快制定出台,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4)资金不足,投入不够 资金实力限制成为卫浴企业尤其是智能卫浴进入广泛家居业整体家装大军的一道门槛。从 2009 年至今,整装卫浴模式能运作成功的仅是有限的几家,更多的企业则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其一资金不也会导致企业无法开出吸引人的工资,一直以来企业流动性过高和企业资金不足有很大关系,员工工资过低将导致其工作积极性只好转战其他企业,这样对于企业来说是很不利的,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如此一种反复模式导致企业资金面上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人才的匮乏也属于一种硬性的伤害。其二投资市场漂浮不定所以无法使得卫浴企业获得投机的机会。为此企业在收入方面只能更多地依靠实体经济,而如果企业将大部分资金用在实体经济上却无法获得相应回报,这会促使部分企业采用冒险入驻金融市场的方式,这对企业来说可谓是不成功便成仁,风险远远高过了企业的承担力。在生产线、研发、设计、人才、店面建设等方面,企业要介入新领域,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没有资金,一切都是空想。这就需要向顾客展示市场的多品种经营,营造一个全面的卫浴实景。展厅、旗舰店、专卖店的面积要大,风格要统一,而且要进行整齐划一的高端品牌包装,这就要求厂家和经销商必须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渠道维护与服务上,企业也要花费更多的资;如何寻找一种适合卫浴行业发展的整体家居模式,还需要业内企业家与专业人士继续探索与实践。 (5)尚欠突破性技术发明专利 智能卫浴行业表面上看起来“百家争鸣”“热闹非凡”,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智能卫浴行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没有科技创新能力,技术专利的支持,没有行业经验的积累是很难做出优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智能家居发展水平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表现在我国目前智能家居的普及率不高,还表现在很多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反观国内公司,在这一块上发展是比较滞后的,自己的创新能力不强、核心专利少,在相关行业标准制定这一块也是没有发言权的。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是科技全球化时代。只有核心技术才能帮助企业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占据市场发展的有利地位。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科技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还能够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防止知识专利流失,促进行业交流与进步。相反,如果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专利,企业的发展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未来的。 (6)技术与设计综合集成缺陷明显 核心技术专利与设计的结合缺陷明显,大部分技术专利围绕智能产品的功能展开,与设计的综合集成不足可能导致产品缺乏舒适的用户体验和设计美感。但是技术专利真的这么重要么?极其重要!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财富的象征是土地所有权,工业经济时代财富的核心是资本所有权,那么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重心则是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在技术竞争激烈的一线品牌战场,没有哪家企业可以高挂免战牌,独善其身。例如,恒洁卫浴在智能马桶,卫浴世界里综合技术要求最高的产品里没有回避关于技术的质问。恒洁三大核心专利:水流倍增技术、爆破排水阀技术以及导流导压技术,正是这专利“三兄弟”的联袂发挥,让恒洁第四代即热式智能坐便器充满了难以抗拒的魅力。事实上也佐证了,中国“有点想法”的领军品牌们,不管是恒洁、格力还是华为,选择都是惊人的一致直面技术竞争,遇强更强,迎难而上。设计在智能卫浴产品中发挥的作用与技术相媲美,技术发明无疑是有效的推进了智能产品的发展,而设计的加入也进一步的提升智能产品的使用感受,提升人机的合理设计寻求最舒适的用户体验以及符合时代发展的设计审美。 1.4 中国智能卫浴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在商场内出售智能卫浴的商家并不是很多,只有在一些高端卫浴品牌内能看见智能卫浴的身影,而问其价格发现并不低。其中,智能马桶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最高可达两万元,是普通马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虽然价格较高,但前来咨询的消费者并不少见,很多消费者在了解完产品性能后纷纷感叹科技的进步。虽然前来咨询的消费者较多,但购买者并不多。年轻人作为有潜力的消费者,未来智能卫浴产品的市场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难看出,智能卫浴产品现在在市场的普及率虽然不高,但潜力已经显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注意到具备智能化的卫浴产品。虽然现在较高的价格让很多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成本的不断降低,智能卫浴产品的价格会越来越低,更会走进寻常百姓家。可喜的是,我们现在已经看到恒洁、中宇等品牌的智能座便器已经降到了几千元的水平,让很多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接受,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卫浴产品一定会成为市场的新宠儿。智能化、信息化时代,产品的生产制造发生质的变化,在卫浴的设计生产上也不可避免。世界各大卫浴品牌都在积极研发各种智能化卫浴产品,试图通过更加人性化的设计,给人们带来颠覆性的卫浴体验。智能水龙头、淋浴,智能灯控系统,蓝牙操控,这些新科技必将给追求高品质的人群带去更多可能,给人们的卫浴生活创造更多人性化的舒适享受。 来源: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