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水暖·卫浴 > 列表

不辞劳苦:生产线上的“带冲手”

2020-10-15 09:59:07      来源:   

     生产线上的带冲手

     带冲手:自行车比赛的专业术语,专门在冲刺时给冲刺手领骑的车手。

    在自行车竞赛中,带冲手负责带领着自家冲刺手安全穿过冲刺前的混乱,保证其在冲刺前不浪费一丝能量,顺利冲刺,最终获取胜利。这是一个无私的岗位,责任亦无比重大——如果出了什么差错,那就意味着将丧失夺冠的机会。

      在制造精品马桶的路上,也有一群这样默默勤劳作业、无私奉献的生产“带冲手”,他们的名字叫成型工人。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120.jpg

我们干这一行的,

早就习惯了,

没有说辛苦不辛苦的。

    给大家做一道脑筋急转弯题:吃一个苹果需要3分钟,那么吃100个苹果,需要几分钟?

    答案是:3分钟,因为苹果可以同时吃。

      那么,一个马桶的泥坯从泥浆到成型,需要4个小时,同一条生产线上有24个马桶模具,那么制作24个泥坯需要多长时间?

      4个小时?不,答案是:11-12个小时。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111.jpg

    工人们从清理打点模具、测试浆料、注浆成型,到泥坯出坯、打孔、检查修补,到泥坯的最后检查、确认,整一个工序,需要11-12个小时。

    马桶因为内部构造复杂性的缘故,无法使用全自动高压成型设备进行制作,除去注浆这一步,其余的工序都需要人工完成。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108.jpg

     在这11-12个小时里,工人们需要清理、组装、拆卸约360个模具零件,1080次。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106.jpg

      在这11-12个小时里,工人们需要使用不同尺寸型号的打孔器,在马桶泥坯上打出1248个孔。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101.jpg

      我们曾经针对《给你2倍的薪水,派你去车间工作,你愿意吗?》的命题,在部门同事间小范围内做过一个小调查,90%以上的小年轻同事,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愿意。

       一位90后的小姑娘说,“我宁愿坐在办公室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也不想去工厂,工厂那么辛苦。”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057.jpg

      但成型3车间一位入行10几年的师傅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却说,“我们干这一行的,早就习惯了,没有说辛苦不辛苦的。”忍受枯燥、弓腰低头、搬抬出坯,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常,“你们问我们工作上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过什么深刻的事,哪有那么多特别的事,大家都是这样一天天认认真真、平平淡淡地去做。”

       正是这样的认认真真、平平淡淡,让最终出厂销售的马桶得以“赢在起跑线”。他们——用心守护每个马桶。

车间里最考验人的,

不是又热又湿闷的环境,

而是细心细致的专注力。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提到,夏季22℃~28℃,冬季16℃~24℃是人体舒适的室内温度。当夏季室内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大于80%时,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人体皮肤温度很快升高,此时人的体温调节系统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引起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系统功能改变进而诱发中暑、皮肤病等热病;冬季室外严寒,但取暖并非温度越高越好,室内温度不宜过高,28℃内为佳,如果室内室外温差太大,就很容易患上感冒等呼吸系统的疾病。

        然而,马桶泥坯的“生存最佳环境”,却是30-33℃高温和70%-80%高湿度的空间,这意味着,在这工作的11-12个小时期间,成型师傅们还需忍受着高温湿闷的环境。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054.jpg

        但车间班长告诉我们,“车间里最考验人的,不是又热又湿闷的环境,而是细心细致的专注力。”马桶质量的高低,与成型的泥坯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无论是修模、清模还是注浆、开模、修整,成型工人们都需要时刻保持务实严谨、专心专注。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050.jpg

        有研究数据指出,人们(15岁以上)普遍的专注力在60-90分钟左右,但成型工人们的专注力一般可达5小时以上。因为作为制作马桶“百序之首”的成型车间,模具上的1条模缝、1道残留的泥灰,都直接影响马桶坯体的质量;

      超过注浆厚度范围值的1mm,足以使一个坯体在烧制时引起不可修补的开裂;

      小于放浆气压范围值的0.01mpa,坯体便脱离模具表面,影响整体的吸水性能。

微信截图_20201015100036.png


       马桶泥坯成型出模,并不代表工序的完成。马桶泥坯打孔、泥屎(多余的结构泥坯)回收、部分结构的贴合、反复检查马桶湿坯是否存在缝隙、裂痕、修补……只要马桶泥坯还没到最终统一检查确认的环节,工人们紧绷的精神就不能松懈。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024.jpg

      别看马桶成型表面看上去只是项体力活,要求机器达到±0.01的误差,这个并不难,但要求人工达到毫米级的程度,如果没有高度集中的专注力和日积月累的技术经验沉淀,这并非有好体力,就能做好的。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021.jpg

       成型车间的师傅们以朴实之手,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下,进行长时间高度集中的精细作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专注专一,在日夜的交替里精益求精。每个马桶的泥坯,都糅杂着每位成型工人的汗水和坚持;马桶成型的每一步,都蕴藏着他们对“精品”制造的执著与甘于平凡的匠人精神。

  等我们老了,

到时候不知道还有谁干这个,

应该全部都是机器上了吧。

     都市人总抱怨:一成不变、朝九晚六的生活让人沉闷无趣,想去看看外面的诗和远方。但对于成型工人来说,车间的生活占据了他们“大半个世界”。

      每天凌晨5点到傍晚6点,忍受潮湿闷热的环境,日复一日,只为“大国精品”的完美诞生。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018.jpg

      在日趋智能化、机械化的时代,我们在关注生产制造如何智能、设备如何自动化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还有些地方,是先进的机器无法触达的。

        是他们仍坚守在车间一线,不惧艰辛,不辞劳苦,填补机器技术的空缺、与机器相辅相成,保证质优的产品在进入窑炉烧制前,奠定“胜利”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015.jpg

      采访结束,车间班长感慨道,“我们成型车间200多个师傅,大多数都是30、40岁,现在还哪有什么90后年轻人愿意干这行。等我们老了,到时候都不知道还有谁干这个,应该全部都是机器上了吧。”

微信图片_20201015100012.jpg

     黝黑的皮肤、精壮的体型、湿透的衣服、沾满泥浆灰痕迹的双手、还在滴汗的额头……他们,不提灰头土脸,不提老生常谈;朴质坚忍,甘于平凡,默默坚守在卫浴生产的第一线。

      他们对精品品质的匠心坚持,对东鹏灌注的汗水与心血,是智能机器所无法代替的,也是让人最为动容的。成型车间的师傅们就像是带领一批批精品马桶“走向胜利”的带冲手,在基地自动化、科技化享受大众的感叹赞美的背后,默默耕耘,秉着“以此为生·精于此道”的精神,坚守在精品马桶制造的前线上。

水暖阀门网.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