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火灾安全技术分会(以下简称:分会)承办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新能源汽车火灾预警与防护”专题论坛在重庆举行。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企业等嘉宾参会。
本次会议围绕火灾预警及防控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典型应用与实践,通过探讨新能源汽车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技术,研究新型高性能阻燃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分析电动客车火灾防控技术的最佳实践与创新,以标准化工作推动汽车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分会主任委员天消所副所长鲁志宝主持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 陈桂中
陈桂中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尤其是火灾安全,需进一步创新技术研发,推动相关技术在火灾预警、智能监测、事故防控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同时加强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共同助力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赵立金
赵立金指出,不断提升汽车火灾防控技术水平,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总结了分会的建设历程和发展成果,并对分会国际化进程指明了方向,希望分会持续发挥自身作用,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解析与端云融合安全预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杨世春
杨世春深入剖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端云融合安全预警的创新方案。通过智能化的安全监控与数据融合技术,显著提升了电池系统的风险预测能力,为行业安全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车用阻燃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学教授 刘博文
赵海波指出,开发高性能阻燃高分子材料是解决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创新,研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效的阻燃新材料与新技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电动客车锂离子电池火灾高效防控技术》
▲天津消防研究所第四检测部副主任 于东兴
于东兴分享了对于电动客车锂离子电池火灾防控技术的宝贵见解。希望在未来,相关技术能够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电动客车的安全性,确保乘客和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一起电动大巴车火灾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高级工程师 廖建伟
廖建伟通过对一起电动大巴车火灾事故的深入分析,强调了城市电动公交车的火灾调查程序及电动公交火灾防控的重要性,为未来电动公交车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指导意见。
《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安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杨辉前
杨辉前对现有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将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突变式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预警算法开发》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新能源系统研发部部长 李岩
李岩通过先进的算法开发,为电池安全监控提供了有效的预警手段,推动了电池安全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大圆柱电池系统安全设计》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冯炎强
冯炎强介绍了大圆柱电池系统的安全设计理念与技术突破。通过优化设计与材料选择,有效提升了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未来电动车辆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数据与场景分析》
▲中国汽研能源动力事业部副总经理 鲍欢欢
鲍欢欢指出,基于中国汽研和消防系统的研究,将进一步构建起基于市场真实火灾场景工况打造的消防安全评价体系,让消费端能够得到有效指导。同时针对汽车安全、绿色等关注点,将打造能效分级标识,通过对汽车能效的测试与评价,实现产品端能效水平的可量化,消费端能效水平的直观化。
按照《中国汽车消防安全评价规程—第1部分 电动汽车消防安全评价规程》,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依托汽车火灾安全联合实验室进行了整车热失控安全研究测试,并获得汽车火灾安全证书。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总监抄佩佩
抄佩佩总结了分会成立至今所做的成果,并指明了未来的工作方向。她表示,分会将持续释放技术创新和交流平台作用,通过深化平台核心功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行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社会安全认知与共识等方式,推动行业安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