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社区微型消防站房式消防装备系统配置要求》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主编单位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召开,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厦门市消防救援支队、应急管理大学(筹)、德宏职业学院、华侨大学、云南样样好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福建防护家科技等消防救援部门、高校及消防企业等参编单位专家参加会议,原公安部消防局总工程师万肇初作为特邀专家莅临会议并给予专业指导,为推进标准建设提供了保障和动力。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消防安全工程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何学超首先介绍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相关情况,以及召开此次标准会议的重要性,并宣布标准立项及编制组正式成立。随后,何学超秘书长对标准编制提出了几点要求,他强调要明确要求,严格遵守协会标准的编写规定;要遵循国家和中央的政策精神,符合社区微型站的建设情况,确保标准条文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伟艺作为主编专家致辞,他首先代表主编单位对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他阐述了标准设立的意义和背景,他表示,原公安部消防局(2015)301号文件发布了《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和《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定重点单位和城乡居民社区应依托消防安全网络化管理平台,发挥治安联防、保安巡防等群防群治队伍作用,建立“有人员、有站房装备,有战斗力”的微型消防站。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重要部署,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大应急大安全的消防救援体系势在必行。
国安达股份始终遵循国家顶层设计,响应国家消防部门指导意见,助力政府“为民办实事”,基于在国内消防安全与应急救援领域的科学技术沉淀与丰富经验积累,先试先行打造了集科普宣传、智能报警、快速灭火、联动管理、联动救援等多项智能化功能的“宣-防-救”一体化应急救援平台,以智能微型消防救援站为核心载体、搭载高效高机动灭火装备、配备院前急救装备,致力于为打通消防救援“最后一公里”,赋能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高效保障。洪伟艺董事长表示新时期的行业发展对社区消防安全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项标准的立项,契合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发挥,解决当前国内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有效攻克城乡居民社区火灾应急救援面临的难题。
特邀专家万肇初进一步解读了标准编制的依据,介绍了标准的配置要求、应用要求以及重要配置的应用试验方案,并从开展试验、任务分工、实施计划等方面,对本标准的实施步骤向编制组提出了专业建议。
编制组成员结合各自领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并针对标准的技术和应用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对标准编制工作进行了精细规划,为标准的科学规范提供了专业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标准引领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标准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
作为标准编制组的主编单位,国安达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责任使命,以民生保障为行动指南,推进一体化应急救援平台已成功在北京、上海、福建、云南、贵州、浙江、重庆、黑龙江等省份的高校、社区、旅游景点等场景落地应用,助力了社区消防安全的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未来,国安达将充分发挥技术研发及标准建设优势,会同各参编单位共建、共促,聚力强化标准创新,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加速标准推广及应用,为创新标准化建设、保障社区安全、推动行业发展、增进百姓福祉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