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关系到老百姓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从军营消防兵,到军校消防生,从武警消防官,到消防工程人,他以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书写广西消防事业的新篇章,成为广西消防工程行业的首批专家,他的企业也成为消防工程行业的佼佼者。
他叫杨再林,部队转业军人、共产党员、知名爱心人士,广西建荣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踏入兵营,结缘消防
在杨再林的办公室,记者如约而至。他戴着一副金丝边近视眼镜,儒雅斯文,态度谦和。记者与之初次相见,彼此交流却如沐春风,娓娓道来,无所不谈。
记者:“是什么原因使你选择了消防?”
杨再林:“缘于小时候的一个小意外。”
20世纪60年代初,杨再林生于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的一个小山村。在那个年代,对于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村孩子来说,读书是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途径。小时候农村没有电,照明用的是煤油灯。读初中那年,一天晚上杨再林挑灯夜读到凌晨,因为犯困踢翻油灯引燃蚊帐,差点引发火灾。尽管没受到父母的责怪,可是安全用火的种子从此植入杨再林的记忆里,他渴望长大后参军当上一名消防战士。
果然,在高中毕业季来临的时候,命运青睐了杨再林,给他送来一个当消防兵的机会。从此,他的人生轨迹与消防永远相伴。
杨再林:“我的一生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
记者:“哪4个字?”
杨再林:“练、学、管、做。”
接下来,他一五一十地把他与消防的故事娓娓道来。
“练”,即练习消防。1980年高中毕业,年底即应征入伍参军到武警南宁市消防支队新阳消防中队当上一名消防兵,从练习操作消防水枪水带连接开始,到消防扑救火灾的各个技术要领,他前后刻苦训练消防基本功4年。
“学”,即学习消防。1984年7月,当了4年的消防兵后,杨再林报读军校,并从广西500名消防战士考生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考上军校,广西只有5位考生金榜题名,他名列第二。从此,杨再林得以系统地学习他梦寐以求的消防专业知识,为今后从事消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管”,即管理消防。1987年7月,杨再林从就读3年的西安武警技术学院消防管理系毕业,被分配到广西北海市消防支队,从事防火监督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工作。那时候人们普遍缺少消防意识,作为当地唯一消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杨再林每天上门为当地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讲授消防知识,整个北海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几乎都留下他的足迹。
“做”,即做消防工程。1995年,杨再林转业到地方人防办工作。面对着每天总是被派出开会,干着与自己所学专业毫无相关的工作,杨再林有点不适应了。为了自己热爱的消防事业,他毅然辞职,开始涉足消防工程建设。2002年,杨再林成立广西建荣消防工程有限公司,从此与消防不离不弃。
军人精神,奠定基础
2002年公司成立不久,杨再林通过朋友介绍接到了第一单生意——钦州港广西东油沥青有限公司沥青厂全厂给排水系统及消防管线(管网部分)安装工程。沥青厂全厂排水及消防管线工程产值几千万元,杨再林得到的只是其中很小部分的包工工程,产值只有几十万元。然而,他没有嫌弃这一小单生意,反而高度重视并全力以赴去完成。他知道,这是对他进行的一次小考。
为此,杨再林亲自带着30多号人马参战。由于公司刚刚成立,没有经验可循,特别是使用石油沥青对管道进行防腐工作,既是技术活,需要吹砂、除锈;同时也是体力活,工作劳动强度大,既脏又累,而且露天作业。
杨再林:“有一天,傍晚突然刮起一场台风,把我们工地的临时工棚刮进了大海。所有工人只好冒着倾盆大雨逃到附近渔民的家中躲过一个惊恐的夜晚。”
原来,施工现场是海边,为了确保首战成功,杨再林把工棚搭建在施工现场的沙滩上,并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施工。水管吹沙除锈和包裹沥青是劳动强度最大的一套工序,杨再林与工人们一道施工,并给他们亲自操作示范。
杨再林:“沥青厂消防工程劳动强度很大,如果没有军人的坚强意志力,没有共产党员的决胜信念,没有对消防工作的满腔热情,普通人是很难做得下去的。”
记者:“比如说?”
杨再林:“一天下来,每个工人,除了双眼不被染黑,全身其他部位都被沥青喷黑了!”
记者:“这个工程赚的钱多吗?”
杨再林:“只有几十万元的人工钱,赚不了什么钱。可是这个项目锻炼了我们,给我们打造出一支能吃苦耐劳、勇于打硬仗的队伍。”
党员担当,发展壮大
钦州港炼油厂消防工程的成功交付,不仅考验和锻炼了杨再林的团队,也给他的企业带来了良好口碑,从此陆陆续续接到了一些新的消防工程。
“其中,合山电厂消防工程是我从事消防工程建设中得到最高评价的一个项目。”杨再林很有感慨地说,如今回想起来这一切似乎就发生在昨天。
合山电厂是广西重点工程,广西建荣分包到500万元的消防工程,必须在2个月内完成。接到这个项目后杨再林压力非常大,一是火力发电厂项目消防工程从来没有做过,二是工程量大、时间短,公司成立不久,没有那么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专业从事消防工作的杨再林沉着应对,技术不够请外援,工人不够临时招,很快120多号人的技术员和工人齐刷刷地出现在工地上。其中最考验人的项目是对80多米高的锅炉进行钢构外墙安装消火栓箱施工,由于许多工人承受不了这样的高空作业而半途而废,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杨再林爬上去和工人们一起施工。
正当杨再林欢欣鼓舞准备迎接胜利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个坏消息,由于电厂总包工作的疏忽,一条维系着电厂生命线的120多米长供水主管道漏装了,需要杨再林团队来接这个活儿,而且必须在6天内完成施工,以确保电厂按时点火生产。
直径0.6米、长120多米的供水主管道在13米高临空铺设,每条管近2吨重,必须在6天时间完成!从采购到完工这是硬活,也是考验。可是,杨再林必须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除此别无选择。
为了赶时间,杨再林想办法临时调来50个电焊工人执行三班倒工作,机器24小时不停地转动。就这样,连续干了5天时间之后,终于提前1天完成施工任务,确保电厂如期点火生产,得到了甲方高度评价。
在杨再林的带领下,广西建荣消防工程有限公司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稳步发展。公司成立10周年时,企业已经从成立之初年产值几百万元发展到产值数千万元。
消防情怀,品牌名扬
“消防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做一个工程,就多一份责任。”杨再林用沉重的语句对记者说。
2009年,杨再林承接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消防工程,这是他首次涉足国际五星级的酒店消防工程。
杨再林:“该项目为国际超五星级酒店,甲方要求相当严格。”
记者:“都有哪些严格的要求?”
杨再林:“在施工材料上,要求主材必须是进口,辅材必须是甲方指定的国内知名品牌产品,哪怕小到一颗螺丝钉。”
记者:“国内各种辅材价格各异,知名品牌往往比普通牌子的同类产品的价格高出几倍。在企业利润和产品质量的关系方面,您是如何看待的?”
杨再林:“企业需要利润,可是产品质量重于泰山,尤其是消防产品,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们宁可少赚钱,甚至某些方面宁可亏本,也要用上最好的消防材料。”
记者:“在施工方面,您如何做到严格按照五星级标准进行?”
杨再林:“细到每一条线路,每一根管道的安装横平竖直,都必须一丝不苟,绝对不能凭感觉施工。比如装一根水管,正常来说看一眼感觉可以就行了。但是甲方要求很细,相差1公分都不行。”
2010年1月18日,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消防工程顺利通过消防验收合格。这是国际香格里拉大酒店集团在内地各香格里拉大酒店项目建设中,唯一的一个所有消防施工项目能一次通过验收合格的工程。
杨再林:“从这个项目开始,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记者:“具体学到哪些呢?”
杨再林:“我们学到了人家好的管理体系,做到严格管理,甚至近似苛刻的管理,以确保高品质的工程质量。”
记者:“以前没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吗?”
杨再林:“以前做项目凭感觉过得去就行了,要求不高,原因不是做不到,而是要求不严。通过香格里拉项目,我们现在所有的项目都是按照这个标准要求来实施,每做一个项目就像立一座丰碑。”
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顺利交付使用,意味着广西建荣消防工程有限公司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因为有了品牌效应,许多大型项目负责人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建荣公司承建其消防工程项目,其中南湖名都广场、广西五建综合楼、南宁万科城、南宁名都大厦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此,广西建荣消防公司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等称号,以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诚信施工企业”等荣誉。如今,建荣公司业务早已遍及八桂大地,涉足湖南、内蒙古、辽宁等省区市场,企业年产值已经超亿元大关,成为广西消防行业工程施工的佼佼者。
2020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消防技术专家库第一批专家名单正式公布,杨再林赫然在榜。这是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文件要求,组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消防技术专家库”,并通过全区征集、单位推荐、个人自荐、各市初审、区厅审定后公布的。
慈善爱心,上善若水
“建荣消防,德行天下”这是杨再林的企业座右铭。
把公司取名为“建荣”,充分体现了他创办企业精神的初衷。建,即建德,就是建立德行;荣即荣盛,就是兴盛显达。“建荣”的寓意就是,企业只有建立德行,方能做到兴盛显达。
从1992年开始,杨再林多次为家乡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梅洞村岜拱屯级公路捐资修路资金总额达80多万元。
2012年,杨再林向中央电视台寻找的“最美乡村医生”横州市李前锋捐赠人民币2万元。
2017年,大新县那岭乡还是一个尚未脱贫的乡镇。该乡巴兰小学一到冬天,住校师生洗澡就靠老师用一口大铁锅烧热水,非常不方便。当杨再林从驻村第一书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出资3.5万元装上一台能载2吨水的空气能热水器,同时帮助学校把洗澡房修缮完好,让学生和老师在当年过上温暖的冬天。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中华大地,杨再林带头捐款,共筹集到款项12万多元,及时用于采购防护服、N95口罩和消毒药水,送到了广西驰援武汉的广西援武医疗队、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
至今,杨再林为家乡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梅洞村新农村建设捐款累计达500万元,其他项目捐款累计数百万元。
十年磨一剑,二十年铸辉煌。从1980年参军入伍当消防战士至今,杨再林从未片刻离开消防。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他感慨地说:“作为一位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我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消防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杨再林择一业终一生。他每天奔波不停,不是在做消防,就是在做消防的路上……(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