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以“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武汉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开幕。
这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应急安全产业专题博览会,设立成果展区、消防展区、安防展区、应急装备展区、应急物资及医疗救援展区和演练演示互动教育体验区等专业特色展区,同时还推出“云会展”,为应急救援行业提供技术交流。空海一体投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堤坝管涌仪、手持雷达流速仪、智能安全帽、蓬式冲锋舟、雷达监测预警等一大批智慧应急运用、通讯应急科技及应急救援领域专用高精尖装备集中亮相。
23日,首届武汉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举行,武大研发防爆巡检机器人、东风猛士消防车纷纷亮相!
智能安全帽可语音、定位、自动报警
“正在施工的工人如果头部受到撞击,帽子里藏着‘智能芯',能实时传输数据,进行安全干预。”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一款集定位、语音、报警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安全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的内部,装置了一枚高度集成的芯片。通过北斗定位能自动感应位置,了解施工人员详细运动轨迹的智能安全帽,可用于安全防范的报警系统。一旦工程人员误入划定的危险区域,安全帽不仅会立刻报警,提示尽快远离,还会自动传输数据给管理中心进行预警和安全干预。
强大的脱帽预警、坠落跌倒自动报警、SOS一键求救、心率体温监测功能,又为人员安全扣上了紧密的保险环。
无人艇出入“无人之境”
在中国安能第三工程局展台,操作人员在现场远程控制智能化救援艇,参观者可以实时看到该船在武汉严西湖进行航行侦察。
▲操作人员现场操作无人艇。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摄
“无人艇大多应用在探测、救援、灾害等现场第一线,出入名副其实的‘无人之境’。它响应快速,距离现场近,事故勘察、落水救援与水下探测能力强,可为救援处置工作争取宝贵时间,同时也避免了救援人员工作风险,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工作人员介绍。
会“变身”的应急保障宿营车
在随州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展台,20多台不同型号用途的应急专用车辆“组团”亮相。其中应急保障宿营车可满足24人野外宿营需求,该车型广泛适用于公安、消防等部门,能够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为了让车内空间最大化,应急保障宿营车的车厢采用双侧可拓展箱体结构,而且还配置了车厢空调系统、卫生间、洗漱间。
车厢内所设定的床铺都为可折叠的,方便拓展箱体结构,回收时不占用收纳空间。拓展机构展开后,车内的内部空间得以极大提升,由原来2.55米的宽度可以拓展至4.7米宽,过道左右两侧便可以展开长度为1.9米的高低床铺了。
“电风扇”驱动的空气动力船
在湖北开旭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一艘船尾部安装一个大型航空螺旋桨发动机,看上去如同背了一台“电风扇”,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空气动力船,它依靠这台“电风扇”的动力驱动快艇,加上船体较轻、船底平滑,速度很快。
▲空气动力船。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摄
空气动力船不同于普通船艇将动力设备置于水下,它不仅能在水面航行,而且在冰面、雪地、滩涂、沼泽、湿地、浅水甚至沟渠上也能行驶,是其他船只无法比拟的特殊水域应急抢险救灾交通运输工具。
VR动感事故体验舱
在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两台VR动感事故体验舱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注意,前来询问体验的人络绎不绝,记者也戴上VR眼镜进舱体验了一下。选择“吊篮高空坠落”的场景,顿时如同置身于一处建筑工地,跟工友一起进入吊篮施工。随着剧情中吊篮不断升高,记者仿佛感到座位在不断上升,突然吊绳断裂吊篮高速坠落,记者不由吓了一跳。在随后的事故分析画面中,没有系安全绳,升空前没有检查吊篮,没有空载试运行等不符合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一一回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VR动感事故体验舱。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摄
博晟安全副总经理范喜亮介绍,这种VR动感事故体验舱能够营造包括高空坠落、建筑坍塌、火灾、触电等20多种沉浸式安全事故场景,让从业人员身临其境接受安全教育,可以起到震撼心灵、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应急指挥方舱助力武汉抗疫
在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一辆白色的大型应急指挥车非常引人注目。工作人员介绍,这辆车叫作“行者号”视联多功能移动应急指挥方舱,堪称移动的指挥平台,可以在多种极端条件下实现大规模、高品质、实时、双向对称的高清视频全交换,在应急演练、抗洪救灾、公共安全等方面都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行者号”视联多功能移动应急指挥方舱。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摄
“行者号”与武汉有不解之缘。去年疫情防控期间,视联动力向湖北无偿捐赠一辆“行者号”视联多功能移动应急指挥方舱,支援武汉抗疫。去年6月,在湖北省防汛抢险综合演练中,“行者号”开赴现场,担纲现场命令下达、应急指挥调度等多项职责。
消防机器人会自己给自己喷水降温
▲智能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长江日报记者施政摄
中船应急被誉为“中国应急行业先锋”,在其展台,记者发现了一台造型别致的智能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人具有自动寻火、大流量远程灭火、智能巡航、智能图像采集、防爆等绝技,如果温度过高,还能自己给自己喷水降温,保证自身运行。(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