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消防大业 > 列表

【中国消防极简史】几千年来我们如何对付火灾?

2019-04-12 10:17:19      来源:   

阳春三月,本是繁花似锦的时节。凉山木里的一场大火,却为漫山生灵蒙上了一层灰色,31名蹈火英雄牺牲,戳痛着无数人的心。

消防员,这一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特殊群体,已成为和平年代牺牲人数最多的职业之一。

0.webp.jpg


 1 

水火无情,自古人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步入火耕水耨的农业文明,就已备受火灾困扰。

“火政”成为数千年不变的话题,先秦时就有“火官”、“修火禁”的记载。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为齐桓公谋划霸业,将“修火宪”(制定预防火灾的法规)视作国家大计,列为“国家贫富五事”之一,称“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管仲是说,防火救灾做不好,国家迟早完犊子。

到了宋代,“火政”取得突破性进展,出现了专业的消防部队——潜火兵。潜火兵的职业化比现在的消防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潜火兵都是职业军人,多出自禁军,是精挑细选的青壮士兵,平时要接受严格的训练,且享有行业津贴,待遇比其他军队优厚。有学者认为,这是世界城市史上最早的消防队。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开封城内,每隔三百步设有“军巡铺屋”,又在高处修筑望火楼。

望火楼配有灯火、旗子,楼上有人负责瞭望,一发现火患就拉响警报。

驻扎在楼下的潜火兵得到命令后迅速行动,带上“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锚儿”等消防器材,赶到火场。

他们利用周围水井、水缸的水源进行灭火,或采用破拆法,用斧锯、铁锚等工具将着火的房屋拆除。

宋代还有一种灭火“黑科技”——唧筒,用竹筒制成,水从其开窍处吸入或喷出,可以射水灭火,比水桶泼水更为高效,堪称古代的消防水泵。

潜火兵在救火时拥有多种特权。

一是打破门禁惯例,古代都要按规定时间开关城门,但潜火兵行动时,无论是什么时辰都可以要求开城门救援;二是不为官员避路让道,在救火途中与官员相遇,无论对方品级高低,都无需回避。

0.webp (1).jpg

《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望火楼和军巡铺的踪迹

潜火兵办事雷厉风行,无所顾忌。宋仁宗时,枢密副使狄青差点就被潜火兵泼了一身冷水。

一夜,狄青在家设香案祭拜(“夜醮”),没有事先向有关部门报告。望火楼的瞭望兵远远望去,看到狄青家有火光,以为发生火灾,不敢丝毫怠慢,急忙禀告上级。

没过一会儿,一大批潜火兵带着一身行头来到狄青家。潜火兵正要准备扑救,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只有狄青一家在祭拜鬼神,这才知道是误报。

潜火兵兢兢业业,可经过这场误会,狄青免不得发牢骚,更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场不存在的“火灾”还成为日后文官弹劾他的把柄。

到明清时,治火管理继续发展,“火班”、“火政”的队伍进一步壮大。

但一直到晚清,中国人面对火灾仍是采用“古代消防”的办法,单纯依据《周易》中“水在火上”的记载,从中可看出科技的停滞与落后。


 2 

有别于古代消防,近代消防是以消防车代替人力、畜力运输,以城市供水网代替水井、河流等作为消防水源,以电话通讯报警代替瞭望台、警钟、警旗报警,和以化学灭火剂扑灭特殊火灾代替一律以水灭火。

这些在如今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当时的国人看来却如同天方夜谭。

1866年,上海租界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消防队,由60名外籍队员和40名中国人组成,但主要服务于洋人。

0.webp (2).jpg

洋人在虹口组建的第一支消防队

“消防”这一来自日本的舶来词正式传入中国,还得到光绪年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编练北洋新军。

袁世凯不仅参照西方制度在保定创设警务总局和警务学堂,还在学堂中开办了消防警察这一专业。警察和消防员这两个近代职业都是由袁世凯一手引进,足见其远见。

据《内政年鉴·警政篇》记载:“北平消防队之成立,始于前清光绪二十九年。初,警务学堂附设消防科,延日人为教习,挑选长警专司训练,毕业后即组成消防队。”

袁世凯训练的消防警察,由日本人专门传授扑救方法,并置办消防车、梯、钩等近代消防设备。

历届民国政府继承袁世凯开创的消防事业。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上海震旦铁工厂研制生产的泡沫灭火器、消防车远销海内外,各省县级警察机关先后创建了100多个消防队,其中大部分延续至今。

0.webp (3).jpg

中国近代消防的创始人袁世凯


 3 

关于抢险救灾,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消防警察》一书曾指出:“消防官之指挥救护,应首重人命,次及财产”。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消防队员始终恪尽职守。

0.webp (4).jpg

民国时期的消防队

抗战期间,面对日寇的长期轰炸,重庆消防员就以实际行动践行他们的使命。

据不完全统计,自1938年2月起,日机对重庆进行了218次轰炸,持续时间长达5年半,每次袭击,都让山城变为一片火海,满目疮痍,遍地瓦砾。

为保卫重庆,重庆组织了一支8000余人的消防队伍,由消防警察和志愿者组成。当群众躲进防空洞时,他们冒着炮火,奔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当时,重庆消防设备只有两架升降梯和几辆老旧的消防车,自来水管道也常被炸断,剩下的便只有水桶、斧头这样的传统工具,实在捉襟见肘。消防员们只能靠人力实施救援,为民众赴汤蹈火。

若无消防车,消防员就徒步走上崎岖的山路,将沉重的灭火器材抬到火灾现场,若供水被断,消防员与老百姓众志成城,依靠人海战术,用接力的方式将水桶送到前线。

大轰炸之下,不少人因消防员的不懈努力而绝处逢生。

1940年4月,宋庆龄在重庆两路口新村落脚,遭到日机轰炸。她所住房屋左侧的木房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并迅速向四周蔓延。

宋庆龄被困在其中,幸亏消防队用水龙压制火势,并迅速拆除四周的木房,她的住所才幸免于难。次日,义愤填膺的宋庆龄与姐妹宋霭龄、宋美龄一起对外广播,向全世界揭露日寇对重庆进行无差别轰炸的罪恶行径。

《中央日报》曾发表文章,对重庆消防队员抢险救灾的行动评价道:“猛火之中,危墙之下,救死扶伤,不遗余力。故能于极短期内,扑灭烈焰,免其蔓延,又能于警报解除后数十小时之中,整理被炸区域,恢复交通。”

大轰炸五年间,重庆消防队出动上千次,消防队分队长王海元、徐剑等人在救援中被炸弹击中牺牲,先后有81人因公殉职。

为此,国民政府在中央公园修一座“重庆市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以告慰烈士英灵。

碑铭字字泣血:“消防何为,绸缪安燕。七七以还,功同抗战。从事长员,是邦之彦。以仁宅心,以智应变。见义勇为,耻居后殿。赴难争先,勋名共建。并寿河山,永垂史传。”这块纪念碑保留至今。

0.webp (5).jpg

日机轰炸重庆


 4 

1949年,国民政府土崩瓦解,其消防机构被新中国接管。

0.webp (6).jpg

民国时的消防车

在70年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防员的主要任务不再局限于救火,还包括各种抢险救援和应急事件,大者如抗洪抢险、危险化学品事故,小者如摘马蜂窝、切割钢筋。

然而,消防员依旧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之一,谁也不知道,每一次毅然决然的“最美逆行”之后,能不能平安归来。

有学者对1980年到2008年全国发生的161起官兵伤亡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火灾扑救造成的消防员牺牲人数占比64.5%,火灾扑救造成的总伤亡率则高达82.1%。

近十几年,中国消防员牺牲人数已经超过300人,牺牲消防官兵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

近日的四川凉山森林火灾,31名扑火人员遇难,其中森林消防西昌大队牺牲的27名消防员中,有一名80后、24名90后、2名00后。

他们是如此年轻,却在最美的年华逝去,但愿天堂没有山火。

英雄,不应在离去后才被人想起,他们一直在我们身边。

还记得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来自祖国各地的1.3万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历经长途跋涉,昼夜坚守,挖出被压埋群众8100人,转移被困群众5万多人。

当时,绵竹市消防中队的荆利杰曾因连续救援而疲惫不堪,被战友架离余震不断的现场。他跪地大哭:“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消防英雄舍己救人的心声。

2014年的劳动节,90后消防员钱凌云和刘杰在室内救火时,因遭遇回燃现象,被强大的冲击气流推到窗口,从13楼坠落。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紧紧拉着对方的手。

2015年5月29日,广西玉林一栋民房发生火灾,27岁的消防战士杨科璋带队救援。转移到5楼时,他怀抱一个约两岁的小女孩不慎踩空坠楼。在浓烟中,杨科璋以紧紧拥抱的姿势仰面坠落,女孩幸运得救,他却伤重身亡。

0.webp (7).jpg

生前,杨科璋曾在社交网络上写下一句“无悔身上衣”。

杨科璋入选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案,上百名消防官兵遇难。当全世界都在为这一事故疑惑震惊时,他们早已毫不犹豫地奔向火场。

“英雄归厚土,浩然天地秋!”

他们,在烈火中永生。

参考文献:

1.孟正夫:《中国消防简史》,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

2.李采芹:《中国消防通史》,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1982年版

4.万明、熊苹:《抗战时期的重庆消防》,《中国消防》,2015年17期

5.李刚:《中国古代消防制度溯源》,《安徽消防》,2002年05期

6.康茹:《消防队员作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

来源:华夏小康网

消防大业.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