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市场监管局2025年将首次采用消防产品快筛模式,对消防产品质量进行省级监督抽查。此次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将覆盖13类消防产品,共计800组快筛任务。这一创新将传统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实验室检测周期缩短至现场30分钟完成。
突破传统,湖南消防监督的新模式
7月24日,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招标公告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这份预算160万元的采购项目被划分为两个核心包:包1消防产品(针对中小型企业)80万,其中快筛44万元;包2消防产品80万,其中快筛44万元。与往年不同的是,创新性地引入了消防产品快筛检测模式。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的创新举措解决了传统消防产品监督抽查的三大痛点:检测费用高、检验周期长、结果公正性存疑。快筛模式通过现场检测方式,大大降低了监督成本,同时实现了检测数据的即时生成和不可更改。
快筛技术,科学监管的利器
消防产品快筛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技术创新。在连云港市消防救援支队已经建立了消防产品快检,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磷酸二氢铵含量检测,误差不超过2.5%。
“这项技术克服了传统重量法耗时和大型设备难以进入现场的问题。”一位参与连云港快检工作室建设的消防专家表示。苏州消防救援支队则更进一步,建立了覆盖多类消防产品的快检实验室,平均检测时间缩短至令人惊叹的10分钟。
湖南此次招标的创新点在于将快筛技术系统化应用于省级监督抽查中。通过800组快筛检测覆盖13类消防产品,形成了完整的质量监管网络。这些数据将为湖南省消防产品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快筛技术的另一重要优势是检测结果的不可更改性。传统检测模式中,样品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到达实验室,存在样品被调换的风险。而现场快筛直接生成数据并实时上传,确保了结果的真实可靠。
全国实践,快筛模式的燎原之势
消防产品快筛模式并非湖南首创,但将其系统应用于省级监督抽查尚属全国首次。今年3月,长三角地区的上海、苏州、嘉兴三地消防救援支队在吴江区联合举办 “3·15”消防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活动,现场销毁伪劣产品。
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的消防产品快速检测实验室已开放试验申请途径,面向社会单位提供检测服务。苏州市消防救援局局长朱亚明表示:“我们将用好快检实验室,缩短检测周期,亮出消防产品检测‘苏州速度’。”
陕西消防救援总队今年3月在铜川、渭南、汉中等地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创新性地通过直播试验网红灭火产品,向公众直观展示劣质消防产品的危害。
连云港市则在“连云港消防”公众号设置了一键检测模块,重点单位可随时申请快速检测。在试用阶段已发现2具不合格灭火器,织就了一张辐射全社会的消防产品质量“防护网”。
创新价值,监管效能的质变飞跃
湖南此次招标创新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监管效能的质变飞跃。根据行业数据,传统监督抽查模式下,一组消防产品的检测成本通常高达三千到四千元,而采用快筛模式后,成本可降低60%以上,显著提升了监管效能。
时间成本的节约更为显著。传统检测周期通常需要15~30个工作日,而快筛模式将检测时间压缩到几十分钟,大大提高了监管响应速度。
湖南模式还解决了结果公正性问题。检测数据现场生成、即时上传、无法更改的特性,切断了人为干扰检测结果的渠道,确保了监督抽查的公平公正。
这种创新监管模式对生产企业产生了直接震慑作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公安、市场部门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公安机关已立案4起,捣毁制假窝点2处,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有效净化了消防产品市场。
全国推广,消防监管的新趋势
随着湖南省将快筛模式系统引入省级监督抽查,消防产品监管领域的新趋势已然形成。这种创新模式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特性,为全国消防监管部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业内专家指出,为了有效推广消防产品的快速筛查模式,必须建立三大支撑体系。首先,技术标准体系是基础,需要制定统一的快筛技术标准和质量判定依据,以确保产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其次,检测能力体系至关重要,应加强基层执法人员的快筛技术培训,提升现场检查和判定的准确性。最后,数据应用体系的建立是关键,通过建立快筛数据平台,可以实现质量风险的实时预警和管理。
湖南省市场监管局此次招标还特别体现了“支持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在包1中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消防产品快筛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未来可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如重点单位自查自检、消防产品流通领域监管、公众质量查询服务等,构建起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消防产品质量共管共治的新格局。
消防监管的未来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现场,从专业报告变为即时数据,从后端监管转为前端防控。随着800组快筛数据在今年底汇聚成湖南消防产品质量图谱,结合2024年度全省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深入分析,以及湖南省消防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的全面实施,这场始于招标文件的监管革命有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湖南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