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消防大业 > 列表

沈阳消防研究所承担的9项国家消防救援局科技计划项目顺利通过绩效评价

2025-05-09 17:11:57      来源:   

2025年4月,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消防救援队伍的专家,对国家消防救援局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集中绩效评价。沈阳消防研究所承担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防控关键技术”“基于5G的消防现场Mesh专网基站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等9项国家消防救援局科技计划项目顺利通过绩效评价。

会上,各项目组主要从项目研究背景与目标、研究内容及任务完成情况、关键技术与创新点、应用成效和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专家组审阅了相关材料、听取了项目组汇报,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各项目组提供的绩效评价资料完整、内容详实,项目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的研究任务,成果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同意9项项目通过绩效评价。

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防控关键技术”项目完成了储能系统仿真建模及评估评测平台建设,研发了锂离子电池储能模组多信息火灾征兆早期探测报警系统装置,多芯束管主动采样逸出气监测预警系统,光谱图像温、烟、火复合热灾害监测预警探测器,锂电池热失控隐患检测装置多项产品装置,提出了不同组网模式下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阻隔设计方法,构建形成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防控关键技术。项目成果在电池系统监测预警、隐患检测等领域开展了应用测试,能较好服务于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早期故障检测,提升了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防控水平。

基于5G的消防现场Mesh专网基站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在传统5G协议基础上,创新优化了网络结构、协议流程和网元类型,重构形成轻量版5G Mesh协议栈,实现Mesh路由协同控制,增强了自组网的稳定性,有效提升了消防应急通信保障能力。项目在传统5G协议基础上,创新优化了网络结构、协议流程和网元类型,重构形成轻量版5G Mesh协议栈,实现Mesh路由协同控制,增强了自组网的稳定性,有效提升了消防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基于大数据的低压电网质量因素与电气火灾关联性研究”项目采用基于宽频段数据采集与神经网络建模技术的芯片,研发了户用电气火灾监控装置、电能质量关键参数采集记录模块和电气火灾风险评估APP,建立了配电侧电气火灾监测系统;项目基于多维度数据融合算法与环境自适应动态优化报警方法,研究了电弧、谐波等电能质量关键参数的实时同步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并利用异常用电数据与历史电气火灾数据综合分析电气火灾发生规律来实现预警。

狭小空间内金属变色痕迹识别与智能提取装备研发”项目采用模拟实验与真实火灾图痕数据相结合方式,建立了典型金属热蚀痕迹数据库,开发了痕迹数据信息提取与痕迹识别的智能化辅助勘验系统和狭小空间火灾现场勘验取证装备,项目成果拓展了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和高分辨影像采集技术在火灾现场狭小空间金属变色痕迹识别领域的应用。

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建立了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火灾特征数据库,形成了火灾危险性分析报告和电动车整车燃烧释放气体成分及毒性评价方法,编写了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集中充电及存放场所防火设计指南,研发了具有分布式智能预警防控、基于AI技术识别的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等功能的火灾早期预警装置。研制了集中充电柜热阻隔与局部灭火装置、电池堆垛火定向扑救与应急处置装备、敞开空间集中充电区高效经济火灾防控与应急装置。

面向智能指挥系统的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首次建立了消防指挥数据资源目录,设计了分级分类数据存储模型,构建了基于支持多方式接入的数据融合汇聚机制与综合治理模式,研发的数据综合治理与服务平台、消防知识智能匹配模型等成果,为灭火救援指挥资源统一汇聚与标准化服务,以及关联战例、处置措施、注意事项等信息的精准筛查与自动提醒等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现代化消防指挥体系理论研究”项目综合运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实地调研法和观察法,研究了现代化消防指挥体系架构、规律、原则、程序、文化等内容,构建了现代化消防指挥理论模型及架构模型,并从条令修订、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机制建设、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措施建议;项目首次从理论层面开展消防指挥体系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系统性研究的空白,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化消防指挥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价值。

灭火救援业务知识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采用了大文件切片上传、断点续传、异步下载、在线预览等安全快速存取技术,提升了灭火救援业务知识管理效率和使用体验;针对消防案例文档特点,设计了融合自定义规则、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的多层次文本结构化分析方法,构建消防案例知识图谱,有效提高消防战例精准检索、灭火救援知识发现能力。

小型自主可变形废墟侦检机器人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针对废墟、洞穴和沟道等人员不便进入的狭小空间人员搜救需求,研发了小型自主可变形侦检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具备三角型、并排型和D型等3种自主变形方式,具备红外热成像视频、高清可见光视频、复合气体侦检、非接触式雷达生命体征探测、激光测距、照明、语音双向对讲等7种废墟环境侦察及生命搜索功能;项目创新了多技术融合的环境侦测和生命搜索、机器人移动载具的小型化可变形等灾害废墟环境适应性技术。

下一步,沈阳消防研究所将以专家组的绩效评价意见为指导,推进项目成果的转化应用工作,加速构建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完善配套实施方案,形成“边研究、边应用、边迭代”的良性循环,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科研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

消防大业.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