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东田之光 > 列表

走村入户 | 在东田这个村,领略一场挑在肩上的民俗盛宴

2024-02-29 09:17:29      来源:海丝商报   

640 (7).jpg

时间: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天气:阴

地点:东田镇丰山村


元宵已过,但在南安东田镇的深山里依旧热闹。“正月十七到东田丰山村,看扛灯排,好运滚滚来!”在当地人的热情邀请下,我们一行人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赶到位于东田丰山村东后自然村的武安尊王庙,体验了一场传承了400多年的民俗盛宴——丰山灯排。


640.jpg640 (1).jpg


夜幕降临,锣鼓敲了起来,听到这个“信号”,4个角落的村民挑着提前准备好的灯排,向武安尊王庙集合,等待出发。几百位村民,不论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扛着自家灯排,一派喜气洋洋。


这里的灯排与别处的游灯活动有所不同。它们由一个个灯笼固定在一根长条上,灯排上的灯都是成双成对,有6盏、8盏、10盏,最多有16盏,样式多样,有的采用传统的烛火灯笼,有的则是现代的LED灯笼,每个灯排长2米—4米。最特别的是,这些灯排要挑在肩上。


640 (2).jpg640 (3).jpg640 (4).jpg


“丰山灯排是农夫用肩膀挑出的情怀。”南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委员黄扬猛向我娓娓道来,相传明朝时期,由于地处山区,东后自然村多猛虎野兽,村民们挑担子赶圩时便用明火驱赶猛兽,减少伤害。历史潮流滚滚向前,火把逐渐改成了灯笼,后来被融合到游灯闹春的民俗中,以此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成为一种独特的祈福仪式,并流传至今。由于山路崎岖,村民们就进行了改良,将灯笼一个个固定在一根木头长条上。渐渐地,原来的蜡烛灯源也变成了现代化的LED灯。


7时许,在烟花爆竹的轰鸣声中,大家纷纷将大小不一、色彩缤纷的灯排挑在肩上,自动排序,跟随今年新加入的4条舞龙缓缓前行,形成了一条绵延1公里的红色“灯龙”。在深山的映衬下,这条“灯龙”显得格外耀眼,沿途的观众无不被这壮观的场面所震撼。


人群中还有来自加拿大的外国友人米歇尔·格瑞尼耶。他用流利的法语,激动地诉说着当晚的喜悦:“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受友人邀请来到这里。没想到会这么热闹有趣,大家都很热情,很友好。”


近年来,丰山灯排民俗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比如,按照传统只让男丁参加,现在则鼓励女孩子参加。很多女孩子巾帼不让须眉,全程挑战近10公里的山路。人群中扛着灯排的一家人格外亮眼,“这是我第一次挑灯排,感觉很新奇。”黄惠珊的丈夫十几岁就开始参与挑灯排了,自家小儿子对此也很感兴趣,于是她和丈夫带着两个小孩,全家出动。

640 (5).jpg640 (6).jpg


闽南语“灯谐音,故有点灯添丁之意。队伍要绕山路,也要走大路,必须经过每家每户,这寓意着让每一户人家都添丁发财,子孙平安。当灯阵队伍经过每家每户时,主人家便在供桌前点起篝火,高喊吉祥语,响起烟花爆竹,寓意新的一年人丁兴旺,家庭和睦。其间,还有腰鼓队、花鼓唱、大鼓吹等表演助阵,共同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


一盏盏小灯笼满载幸福,诉说着丰山人对于光明和美好的执着追求;一条条“灯龙”,点燃信念之火,坚定了丰山人对于传统和文化的继往开来。当晚,灯排队伍历经3小时,绕着东后自然村走完了近10公里的路程,最后回到武安尊王庙。第二天,在外经商的村民,带着400多年代代相传的祈盼和祝福启程,秉承“爱拼会赢、输赢笑笑”的闽南人精神,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风火前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