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支流和活化石,闽南语被称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为了让闽南方言重新走入孩子的心中,推动闽南方言、闽南文化的保护及传承,近日,兰溪小学组织师生走进泉州市乡村记忆大兴闽南俗语传习所,感受非遗文化。
活动开始
活动伊始,大兴闽南文化传习所黄印级先生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热爱家乡、传承闽南文化的乡土情怀。
闽南俗语传清风
非遗文化共传承
黄印级在活动中具体介绍了闽南语励志俗语带领同学们逐字逐句朗读俗语,并引经据典详细向同学们讲解了俗语的含义。闽南俗语的每一个字符都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不乏幽默风趣的比喻,一语双关的哲理。“小时偷摘瓠,长大偷牵牛”告诉我们,父母对孩子要正面的教导,人不能贪,人一定要正直、诚信。“输人勿输阵,输阵番薯面”寓意人要励志拼搏、不甘人后。
在这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同学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了很多方言知识。黄印级老师讲座妙趣横生,浅显易懂,同学们兴趣盎然,听得津津有味。
活动展望
闽南语方言不仅在讲述闽南故事,也在传递高尚的精神品质,教导我们面对困难要敢于拼搏,处事待人要和善……这次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一扇探寻闽南方言的窗,让我们看到绚丽多彩的闽南文化,从而让我们对闽南话、闽南文化有更坚定的热爱与自豪!
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应该从小培养,闽南语进校园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学习闽南语的过程中,了解丰富多彩的闽南传统文化,同时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我们的闽南文化,让我们的乡音代代相传!
大兴闽南语传习中心
泉州市"乡村记忆"传习所授牌仪
南安市大兴闽南俗语传习中心
南安市大兴闽南俗语传习中心位于东田镇蓝溪村前街,由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南安发音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俗语传承人黄印级老师创办,致力于闽南语俗语和闽南语拼音的研究和教学。大兴闽南俗语传习中心独创闽南语拼音教学法,先后出版了62万字的《闽南话俗语》,以及《闽南俗语教学》《青少年初学闽南话》《初学闽南话》等书籍。《闽南俗语教学》被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评为“2016年社区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
2018年起,大兴闽南俗语传习中心免费在中心本部及泉州各地为广大学生、群众教习闽南话和闽南俗语,至今已达300多场次,受益人数超2.5万人,黄印级老师被评为2021-2022年度泉州市“优秀少先队校外辅导员”。
大兴闽南俗语传习中心还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各类闽南文化解读视频,粉丝5万多人,累计总播放量超2000万。
使用就是保护,学习就是传承。闽南语进校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一扇探寻闽南方言的窗,让我们看到绚丽多彩的闽南文化、从而让我们对闽南话、闽南文化有更坚定的热爱与自豪!
(来源于:南安市兰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