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社会大课堂”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劳动的快乐,懂得劳动的艰辛,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近日,南安市湖山小学组织五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为姜来”劳动实践研学活动。
秋尽冬初始
万物收藏时
大自然用它奇妙无穷的力量,扮演着教育者本身,让湖山小学队员们的观察力、探究力、劳动意识、审美情趣、以及自然情怀,无限延伸...此时正值小黄姜成熟的季节,孩子们来到南安市山上好家庭农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他们开启了一场探索小黄姜的旅程。
同学们都见过、吃过小黄姜,但小黄姜是长在哪里的、有什么特点,这对他们来说有点陌生。“小黄姜长大了,为什么我们平时只看到了小黄姜叶子越来越大,却没见到过小黄姜呢?”针对大家提出的疑惑,农场主蔡东孟先生耐心地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小黄姜的形状、生长过程以及它的特点功效,并引导队员讨论挖姜的方法。
同学们认真细致地记录着,通过讨论,队员们采取两种方法:直接拔和用铲挖。泥土湿润的地方可以直接拔出来,泥土干燥的地方需要挖。蔡东孟先生一边讲解黄姜的生长知识,一边带领孩子们采收。
紧接着同学们撸起衣袖开始挖黄姜了,有的挖土、有的扯姜茎,一起合力挖姜,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姜被发现。队员们蹲在地上,有的专心致志地铲土,有的迫不及待地用双手握住根部摘姜,还有的干脆手脚并用又蹭又扒。
每当挖到黄姜时,同学们都会高兴地喊着,“老师您看,我的黄姜大不大?”“老师,您看这一片黄姜好多呀,我捡了好多。”“老师您看,这个黄姜的形状像不像手枪”……有的还将它们高高地举起,满满的成就感让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无论挖到的黄姜是大还是小,总能看到他们最美的一面,这就是孩子们眼中最美好的世界。
从刚开始的一点点到活动结束后的一大筐,同学们的“战斗力”真是不容小觑,短短的时间内竟挖了满满一片“战利品”。他们耐心仔细地清理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脱泥,有的剪枝,相互配合,忙得不亦乐乎!每清理好一块姜就像找到宝贝一样,兴奋地向大家展示战利品!比比谁的姜最干净,看看谁装的小袋子最满。
在蔡东孟先生的大力支持下,他让同学们各携带一包黄姜回家。经过一天的学习和劳动,同学们收获满满,不仅学习到了关于黄姜的价值,更是在挖姜的过程中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的快乐与收获,促使他们能够全面的发展。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个时节都有独特的劳作与生活。在这秋尽冬初始的季节里, 湖山学子们与黄姜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通过开展校园劳动实践研学活动,让他们在富有自然情趣的活动中,体验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更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的乐趣。
愿孩子们在泥土里学会耕耘,在烟火气中体会生活,用味蕾品尝大千世界,去创造色彩斑斓的人生。我校将会持续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终生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来源于:南安市湖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