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独具特色的文化探索之旅在东田镇圆满落幕,为期一个月的东田“非遗”夏令营正式闭营,为60名学员的暑期生活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闭营前,学员们走进罗山林场的中草药研学基地,开启了一场自然与知识交融的奇妙之旅。踏入基地,满目葱茏间,各类中草药植株错落分布。在基地张秋霞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好奇地穿梭其间,细细观察每一株草药的形态。“这是金银花,它不仅花朵清丽,更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良药。” 老师娓娓道来,学员们纷纷凑近,瞪大眼睛不愿错过任何细节 —— 有的轻轻触摸叶片,感受脉络的纹理;有的俯下身,细嗅草药散发的独特气息,默默记下这份来自自然的馈赠。
回顾夏令营期间,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员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非遗《南音》的婉转曲调中,学员们领略着闽南传统音乐的魅力,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哼唱,仿佛穿越回了古老的闽南街巷;《丰山灯排》的课堂上,南安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林金练讲述着灯排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学员们围坐一团,听得入神,眼中满是对先辈智慧的敬佩,还亲手尝试绑扎灯架,体验传统技艺的精巧;《南安窑陶瓷烧制技艺》同样吸引着学员,他们惊叹于泥土在工匠手中变成精美瓷器的神奇过程。此外,《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思政课也走进课堂,为学员们注入精神力量。东田书法家范百和、林海参、陈武昌、陈丽水指导书法班学员挥毫泼墨,一撇一捺间传承书法艺术;中草药班则在黄和梧的教导下,学习辨别本地常见草药、掌握种植技巧,还亲手制作草药香囊和标本。
东田镇首期非遗夏令营,是一次成功的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它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亲近非遗、学习知识的平台,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创新课程形式,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清新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