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撷春日煦暖,共赴教研雅集。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素养导向,以评促学”的教育理念,4月23日上午,东田中心小学举行2025年春季南安市小学教学开放日活动。南安市各中心小学、市直小学部分骨干教师齐聚东田中心小学,在听、评、思中探寻“以评促学”的教学途径,为教育赋能添彩,为成长助力引航。
课例呈彩 师生共学
语文学科
杜巩固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威尼斯的小艇》,巧妙运用多模态资源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他通过细读品味、朗读指导、读写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聚焦对小艇的动静态描写,深入体会其表达效果,突破教学重点。他紧扣语文要素,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兴趣,有效提升了学生审美鉴赏与语言运用能力。
林秋梅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牧场之国》,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巧妙融合本土元素。课前通过《东田不是一块田》宣传片,激活学生对田园风光的感知。课上以“真正的荷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批注、团队互学赏析文中富有情趣的句子,引领学生剖析动态静态描写来感悟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延学环节紧扣乡土特色,指导学生结合动态静态手法描写东田风光,实现读写迁移。本节课注重多维评价,彰显“以乡土为纽带,以语文育情怀”的教学智慧。
数学学科
陈婷婷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注重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沟通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关系,“长、宽、高的长度与体积单位摆放之间的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黄秀芳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利用开盲盒猜数字的活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同桌互动探究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感受两个相关联的量变化趋势一致;利用“团队·互动”引导学生说出变化规律的不同点,从变化中看到“不变”;呈现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这一组变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发现他们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强化,引出正比例的意义及判断的条件;最后迁移应用,利用闯关的形式来检验孩子的掌握情况。
英语学科
陈钰铭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Module 3 Unit 1 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围绕“Food”这一主题,通过赢金币、游泉州、吃美食的闯关任务链,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习得本课的知识,并在小组活动中加以运用。小组活动融入泉州美食元素,制作泉州美食推荐卡,让学生模拟在抖音平台用英语介绍家乡美食,树立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音乐学科
梁亚芬老师执教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课题《闽南世遗艺术融入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入径研究》研讨活动特色课程《非遗瑰宝——南音》,通过南音知识竞答,模唱南音特有的“工メ谱”片段,认识体验南音乐器入手,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南音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南音,感受南音的独特魅力。学生通过学唱“工メ谱”片段,对南音独特的记谱法有了直观认识,“口口相传”的教学方法契合南音“口传心授”的传承特点。乐器实物展示与亲身体验,使抽象的南音具象化,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评课启思 研途共进
研评赋能,学思共进。研讨课之后,各学科研讨小组继续开展评课议课活动。授课教师首先对课堂设计思路及实施情况进行了自我剖析与反思,参会教师紧扣“素养的导向,以评促学”主题展开热烈交流,既肯定教学中的精妙创新之处,点赞东田本土元素在教学中的渗透,又从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反馈的有效性等多个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通过自评与他评的有机结合,推动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助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教研生态。
研思并蒂绽芳华,携手同耕结硕果。每一场研讨都是一次智慧的交融,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成长的跨越。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分享、互鉴、共进的桥梁,达成了以研优教、以评促学的目标。
明媚春日,生机盎然。我们将始终以教为笔,以研为墨,在教育画卷上挥毫泼墨,砥砺前行!
(来源:东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