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东田之光 > 列表

【南安侨亲故事】30年前,一笔巨款从泰国汇来,改变了东田许多人的命运

2025-04-02 08:57:58      来源:   

卷 首 语





南安是全国著名侨乡,拥有近400万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长期以来,广大南安籍华侨虽旅居异国他乡,却始终坚守一份笃定的中国心、故乡情,以拳拳赤子之心和殷殷爱国之情回馈故土家园,为南安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因如此,南安成为全国唯一连续31年侨捐公益事业超亿元的县级市,涌现出叶飞、李光前、李引桐、黄仲咸、陈水俊、吕振万、黄怡瓶、洪天紫等侨界楷模,他们共同铸就了“爱国、爱乡、爱业、爱俭”的南安华侨精神。


“梨花风起正清明”,又到一年慎终追远的日子,每逢清明,情思倍浓,在此,让我们一起再次重温南安华侨先贤的感人故事,继续深入学习弘扬和传承“爱国、爱乡、爱业、爱俭”的南安华侨精神,把感动与感恩化为激励我们踔厉奋发的澎湃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安篇章!




“祖国有难,我岂能袖手旁观!”

 ——共和国功臣李引桐

1


1.jpg


李引桐 1913年2月出生于南安县芙蓉乡后田村(现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后田)。旅泰马籍华人,是一位蜚声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实业家,教育、慈善事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是泰国橡胶王国的“国王”、是中马建交的“和平使者”,他为支援“抗美援朝”无偿捐献大量的橡胶,为中国引种橡胶,成为中国“橡胶之父”。


长期以来,李引桐热爱侨居国,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共同为侨居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他热爱祖国、民族和家乡,并为之努力,功勋卓著,因而多次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宴请,并荣获国家一等功金质奖章,“共和国功臣”等荣誉,深受海外人士、祖国人民和家乡父老乡亲的敬佩。




  中马建交“和平使者”、中国“橡胶之父”、“共和国功臣”……南安李引桐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闻名海内外。


  在家乡,他不仅兴学育才,还捐资建设自来水厂、乡镇卫生院,让当地百姓喝上放心水,看病有去处,身体健康更加有保障。近日,记者走访东田等地,追寻他在家乡留下的印记。





捐资助建新卫生院

山区镇看病有去处


  “镇里卫生院条件越来越好,村民看病不用再往市区跑了。”在东田镇卫生院门诊楼前,60多岁的东田镇村民黄足阿婆领了医生开好的药,正准备回家。在她看来,卫生院是一个乡镇的“心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广大村民的疾病苦痛。


2.jpg

东田镇卫生院。


  步入东田镇卫生院门诊楼,人们可看到右侧墙壁上刻有一篇石碑,上面写着“捐资建院流芳千古梅山旅泰华侨李引桐先生捐献人民币陆拾贰万元”。


  “可以说,正是李引桐无私捐献这笔钱,让东田卫生院能成功建设,到现在逐步发展完善。”退休多年,见证卫生院发展的前后任院长——黄忠农和周宗良时不时还会相约回来走一走、看一看。


  时针拨回到30年前的盛夏,时任院长黄忠农看着破败的卫生院,眉头紧皱。房子是危房不能再住了、设备也落后,卫生院又处在山中,村民们看病来一趟真不容易。为了解决就病难问题,1994年,东田镇决定在镇区择址建设一个新卫生院。


  然而,对于贫穷落后的东田镇来说,新建一个卫生院谈何容易。梅山乡讯社一篇文章这样描述道,“一次,引桐先生往厦门路过南安另一贫困山区东田二十八都,见到该地的卫生院破旧不堪,已成危房,为山区病患者着想,他主动慷慨捐助新建卫生院。”


  “当时初步预估资金得100多万元,李引桐先生就捐了62万元。这笔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数字!当年8、9月,钱很快就汇到了。”黄忠农回忆道。


  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得知非本镇侨亲的李引桐无私捐献大笔金额,不少东田村民、乡亲纷纷加入,1万元、2万元……不久,建院资金就基本凑足了。当年年底,新卫生院正式动工建设,并于1996年1月1日投用。


  5层楼,面积2784平方米,不管现在卫生院新建了多少大楼,最开始的这组数据一直记在大家心里。新院更敞亮了,医生看病方便,村民就诊也舒心。“除一二类乡镇外,我们这所山区卫生院最气派了。”说起新卫生院,周宗良很自豪。


  对于当时的东田镇卫生院,黄足阿婆仍有印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大上’啊!东田、仑苍、英都、溪美莲塘和崎峰等地村民,都跑来这里看病,经常人满为患”。


来源丨海丝商报、南安市侨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