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田 · 芹山
芹山,因盛产香芹(香儒草)得名。它是东田儿女的精神图腾,是闽南大地的地理坐标,更是千年人文的活态博物馆,以1095.4米的雄姿傲立云端,用满山杜鹃染红天际,用千年古道诉说传奇,此刻正向所有东田儿女发出穿越时空的邀约!
天地造化的自然奇观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海,芹山便开启了它的视觉盛宴。四月的杜鹃红浪从山腰奔涌至峰顶,与云蒸霞蔚共舞;“大鼎”“小鼎”双坞(芹山顶呈两坞,因形俗称“大鼎”“小鼎”)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人遗落的炼丹炉。这里年均20℃的清凉浸润着“芹山戴笠,三日有雨”的奇观,五条玉带般的溪流从云端跌落,滋养着东田沃土。登山途中,请驻足聆听:清泉击石是自然的交响,岩葱破土是生命的礼赞。
千年流转的人文密码
抚摸山间斑驳的宋元古道,耳畔仿佛响起瓷器碰撞的脆响——当年同安窑的珍品正是经此运向世界。唐末黄巢“东方良田”的赞叹化作永恒地名,明代欧阳深抗倭的烽烟凝固成山间巨石。宋状元宰相吴潜安眠于此,菌山祠的香火穿越四个世纪仍在缭绕。那些深藏民间的“虎啸三县”“半壁灯火”传说,恰似散落山间的文化明珠,等待您亲手串联。
热血浇筑的革命基因
在格头村的夯土墙前,革命火种从未熄灭。开国少将彭德清曾在此运筹帷幄,那位在“半壁灯火”古厝分娩的女游击队员,用新生儿的啼哭宣告黎明终将到来。如今深格隧道如时空穿梭机,将当年的隐秘小道变成户外圣地,但山风依然传唱着秦望山、许卓然们反北洋军阀的壮歌。
芹山不语,自有千钧。这座镌刻着东田密码的母亲山,正以亘古不变的雄浑,见证着新时代的壮阔征程。让我们循着黄巢的目光、踏着先烈的足迹,在云海之巅书写属于这代人的山魂!
(来源:清新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