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东田之光 > 列表

周智琛演讲全文:东田不是一块田——城镇超级创意的故乡探索

2025-01-13 09:41:38      来源:   

640.webp.jpg640.webp (1).jpg




     作为一个东田人,今天站在这里,无限感慨上心头。近三年来,从泉州到南安,再到如今的东田,我在为家乡持续创意、不断发声、用心表情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历史文脉和乡愁文化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更加明白现代城镇形象塑造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


     我出生在东田镇岐山村,15岁之前,我的生命记忆都发生在东田。我和在座的许多人一样,小时候上山采仲尼、溪里淘沙螺、池塘抓泥鳅;最温暖的日常就是听大人讲古早的故事、和大哥小妹看满天的繁星。那个时候,那些关于老祖先的传说、老神仙的传奇、本村镇的历史,总让我听得入迷。


     后来到南安市区读高中,开始接触外乡镇的各种朋友,开始会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比如,因为咱们这里穷一点,地方偏一点,就经常倍受冷眼、备受冷落,有时候甚至还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欺凌。我在外面时,好些人一听到我是东田人,经常会来调侃我,“东田猴,吃粥配菜头”,要不就是叫我一声“东田仔”,这一些来自外在或许可能是善意的玩笑话,多多少少带着令人尴尬、令人遗憾的偏见和轻视。聊起这些往事,不是在吐槽,也不是在忆苦思甜,我只是想说明一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美好还是遗憾,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文、家乡的过往,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成为我生命中最深层、最重要的一部分。


     今年我将完成一部叫作《出岐山》的新书,里面记刻着我此生无法忘怀的人和事,我写岐山人的出出入入、生生死死、恩恩怨怨、浮浮沉沉。我写的也不只是私事,而更多是闽南百年社会变迁的时代侧影和一些思考。我写得很沉浸、但又写得很艰难,我认为它不仅是我最重要的人生之书,也可能是许许多多东田人、南安人、泉州人的生命记忆。我期盼这部书出版之后,能够让全球范围的更多人读懂东田、领会闽南,从而有助于家乡东田的个性化塑造和品牌化营建。


     刚才我说,作为一个东田人,有时候会遭遇地域歧视,其实作为一个岐山人,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会不会有这种困扰,可能也会有,因为这个世界真是存在无处不在的鄙视链。大到国家,城市、省际,小到城镇,甚至乡镇之间都存在地域歧视。


     所以说,古往今来,无论中外,一个地方的形象真是太重要了,它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影响很可能是根本性的、致命性的,毫不夸张地说,地方品牌形象,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机构,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企业,都是极为重要的社交货币和品牌资产。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的演进和信息的进化,城镇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也更加看重软实力的角逐,看重地方品牌的加持。良好的城镇形象,对于推动一个地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像磁石一般,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从而提升地方的综合本底和未来潜能。


     说起城市品牌塑造,这几年泉州和南安实际上都做得很出色。我们的大泉州,这几年以“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之名,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超级符号和长红特质,一举成为时下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城市之一。而我们的南安,这两年则以“来南安,会成功”这句通俗易懂、热血沸腾又无法拒绝的城市品牌口号直击人心,实现了一句顶一万句的流量效果。


     从这两个例子来看,在一个信息超载、熙熙攘攘的世界里,要让人印象深刻、要让人心领神会,必须得有一种把世界简化的本领,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把世界科学地、有效地符号化。当然,一个地方的形象塑造,绝不是这么简单,绝无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的定位仪、创意锚、文字钉、视觉锤、传播网、场景钩、信任状等系统施策,才能长期成功,才能可持续发展。


     这几年,我在家乡做了不少尝试,对此深有体会。2023年拍摄泉州美食城市影片《爱吃才会赢》、南安撤县建市30周年四部曲《南安人人想成功》《民以石为天》《我的成功我的城》《南安水暖鸭先知》,2024年拍摄南安文旅推广影片《爱拼不要紧》以及设计南安一中校园吉祥物“南小龙”,这些作品,既凝聚着海丝文化要素、闽南精神源流,也浓缩了我个人真切的生命体验。也因为这些作品忠诚地表现城市精神、有趣地讲述家乡故事,所以在广大人群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其中《爱吃才会赢》流量超亿,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奖,可以说是宣传泉州美食和城市文化的经典之作。再比如,因为《南安人人想成功》这部短片的爆红,使得“来南安,会成功”这句城市品牌口号成为妇孺皆知的名言,实现了最广泛的穿透性传播和最润物无声的情感构建。


     当前的东田,在地利上,已经成为和溪美、柳城并列的南安中心片区,偏远的后进地区成了美好的城市花园;从发展看,也已经成为南安市极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尤其向未来,更是前途无量。但这些蝶变式的成果和光芒,知道的人还不是很多。所以说,当下实施推动东田城镇形象焕新计划十分必要、意义深远。作为一个从东田走出的媒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我非常荣幸能够同大家一起参与到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中来。但实际上,做这样的一件事非常不容易,需要广阔的视野和长久的用心,还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在过去的几个月,我和我的团队几次回东田调研、勘景、筹款,中间曲曲折折,一言难尽,今天终于要开机拍摄了,我要特别感谢23位公益捐款人,也要致谢所有参与到前期筹备事务的工作人员。而今天,惠阳部长、雪亮副市长等领导和十几家媒体的朋友前来加油鼓劲,都让人铭感五中,倍感温暖,谢谢你们。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将带着我的团队提炼东田的超级符号、拍出家乡的文化灵氛。我们期盼能够用一部有态度的影片来强烈刷新东田的总体形象,然后再用一首能够广泛传唱的推广歌曲来激发父老乡亲的精气神和想象力,以此激扬我们东田镇更加磅礴的发展活力。


     具体说来,这部影片名叫《东田不是一块田》,它是东田城镇形象焕新计划的破题之作,有别于传统的城镇宣传影片,它会是一部轻松的东田发展简史,也是温暖的人文地理评传,能够让人看见不曾关注过的精彩细节和家乡视角,看到当今东田所取得的骄人成就,领略东田文化的多姿曼妙。而推广歌曲叫作《家在梦之田》,则会通过对东田城镇精神、核心人文景观和故乡情结的深层挖掘,借助视听的语言,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东田作为“梦之田”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拼搏精神、松弛态度以及时代蝶变。


      我常说,梦想是最伟大的爆款。我期待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东田镇党委、政府和天南地北的东田人,能够发心用情,通过一系列精心谋划的活动和行动,让清新东田的闪亮名片越擦越亮,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对这片土地心生向往与敬意,从而使“要想甜,来东田”成为超级符号,成为一种焕新的城镇品牌要素,灼烧并点亮万千观众,实现东田品牌资产价值的大幅跃升。


     我也想说,人到中年,近乡情怯。作为在外拼搏的游子,回到故乡做人、做事,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人格扩大到无边无际,也可以把自己的心境收缩得非常独立。但无论如何,天使望故乡,且行且珍惜。热爱故乡、建设故乡是天长地久的事,期盼所有家乡人永远青春澎湃、永远齐心协力,多做有意义、有想象力的大事、好事、美事。


     在此,衷心祝愿东田越来越好,祝福在座各位以及家乡的父老乡亲新年吉祥、万事如意。谢谢!


微信图片_20250113094238.jpg

  

  周智琛,泉州南安人,现居北京、深圳。现任财新传媒集团副总裁、财新创意总经理,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发展顾问、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创会理事;华侨大学文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理学硕士;历任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执行总编辑,云南都市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深圳晚报社常务副总编辑、总经理等职,被业界誉为“传媒魔法师”。

  30年30部(2023-2053)深圳城市生日成长大片发起人、制作人;纪录电影《滚烫年华》制片人,访谈节目《龙中对》发起人、主持人,中国当代艺术家推新计划总策划,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策划人、深圳国际城市家具艺术季策展人。著有《大转型》,参与主编《深圳口述史》《安心家书》等书籍近20种。歌词作品有《写给理想的歌》《与时光为友》《炙热》等。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广东省新闻奖、德国红点奖、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墨尔本设计奖金奖、虎啸奖金奖、金旗奖金奖等奖项100多件(次)。

  近两年来,返乡创作城市地理系列态度影片《爱吃才会赢》《南安人人想成功》《民以石为天》《南安水暖鸭先知》《天大地大不如来华大》,均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来源:含明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