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翔云时空 > 列表

从清代旌表到革命会场:一座南安祠堂的200年"角色转变"

2025-07-08 17:07:52      来源:   

 一、历史渊源与孝道故事

孝子祠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旌表已故孝子梁廷珪及孝妇黄氏。其孙梁前茅奉旨建造“孝子祠”及“孝子节孝坊”。

640 (14).jpg


孝子梁廷珪护墓的历史故事:

清澈嘉庆年间,一天,翔云村山美梁廷的母亲去世,因那时奉母至孝,欲往安溪聘请勘舆师(风生),为其母亲找风水修建坟墓,好让母亲入土为安。第二天鸡未啼,他就走到黄田格(仙人格),深山大弯路,月照树影移。此时,天还没亮。

突然,路边有一个老人将他拦住,对他说:“年轻人,不须急,龙须岩下有岩脚埔牛好风水,何必舍近求远呢!”“多谢老伯指点”。梁廷恍然大悟、连忙道谢,立即返回。邀族人到龙须岩脚下找“牛地,再请当地的风水先生依老人所指点的地方点穴,果如老人所言。入葬后,又在墓的前侧搭建一间茅草棚,为母守孝百日。

640 (13).jpg


草庐傍边树上,有乌鸦营巢反哺,实为奇景。最为奇怪的是,林中有老虎夜间出来寻食,经常从草庐边经过,竟互不相犯。龙须岩和尚每次看到老虎出没,就赶紧喊梁廷上岩避一避,梁廷不为所动。就是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日夜,依然坚守墓地,对亡母的孝心始终不动摇。足见其诚心孝敬之坚强。因而就有“梁孝子庐墓记”的美丽传说。

640 (12).jpg


斗转星移,草庐早已荡然无存,但墓前的石刻有“梁孝子庐墓处”,字迹仍清晰可辨。感动着来往过客。


640 (11).jpg


后代延续孝风,增建“举人堂”“廪生堂”纪念举人梁文什、廪生梁文仗。

 二、建筑与文化价值

建筑特点:

位置:位于翔云村仑美(山仔尾、新桥)中心点,毗邻翔云中心小学。

结构:原为砖木结构,清代风格,后经修缮。2002年海内外后裔捐资修葺,焕然一新。

640 (10).jpg

640 (9).jpg


现代功能:近年增设家风家训馆,陈列孝文化读物,并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


  历史变迁  


晚清至近代:曾作为翔云公学、翔云中心小学校址,培育众多人才。

640 (8).jpg


革命时期:1949年5月,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此召开翔云各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解放委员会,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政治会场。

 三、社会功能与文化传承

  教育中心  

祠堂长期作为道德教育场所,悬挂《二十四孝》图及“孝为善首”等牌匾,弘扬孝道传统。

640 (7).jpg

640 (6).jpg

640 (5).jpg

640 (4).jpg


翔云村将祠堂与“党建+邻里中心”结合,开展家风教育活动。


  乡村振兴载体  


纳入“一事一议”项目,实施环境提升工程与千年古樟共同构成文化地标,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640 (3).jpg

640 (2).jpg

孝子祠环境提升


640 (1).jpg

640.jpg

千年古樟环境提升

翔云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

2025年07月07日

来源:翔云新视界

翔云时空.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