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榕光 吴达生
吴国乡省城中举归来,自有一番忙碌。叩谢祖先,亲朋庆贺。热闹过后,人们都关心着吴国乡是准备明年上京会试,还是就去当个县级教谕、训导之类学官。但吴国乡却好像无动于衷,他收拾书剑行囊,拜别双亲,另有一番打算。
他走到园美渡头,搭渡过了西溪,行过大宇,直上封山。时际初秋,一场小雨带来丝丝凉意。日照下的枫树林,风中摇曳的凤尾草,坡上骑牛的牧童,山中砍柴的樵夫,构成一幅天然的秋光农桑图。
见此美景,吴国乡不禁口占一绝:
几间茅屋碧峰围,
数亩蔬园豆菽肥。
闲伴诗书抚古曲,
旋沽美酒赏云归。
从诗中可以看出,此时的吴国乡,已经把此地当成自己耕读的家园了。
原来,吴国乡此行并非游历山水,而是想在僻壤山乡一边设馆授徒,教书育人,一边农耕樵唱,诗酒林泉,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此地属于南安的二十六都,土名蕉坑乡。山高林密,远离尘嚣,恍如与世隔绝。热情的乡民听说吴举人要来此设馆教书,欣喜万分,很快就准备就绪,从此山乡有了琅琅书声。
吴国乡就这样在这好似“世外桃源”的深山里享受着耕读生涯,他边教书边务农桑,以美丽的大自然陶冶性情。这期间他写的一首诗,颇能表明他的心迹:
山水清居自盎然,
闲云野鹤梦如仙。
文韬武略终归土,
富贵功名本在天。
对酒狂歌方是饮,
品茶论道却成禅。
倦来寻隙随时睡,
幽静林泉不要钱。
他还把明朝沈应很著名的一首诗中“诗留画意王摩吉,船载书声米舍人”的句子写成对联,挂在学馆墙上,表达了他对先贤王维、米芾的仰慕,同时也是勉励学生勤奋攻书,争取成为有用之才。
自从吴国乡在蕉坑设馆育人,乡民好学成风,人才接踵而出。而这期间,也是吴国乡著作最丰富的阶段,著有《梅南诗稿》《梅南律赋》《墨痴难咏》《砚北绀朱》《赤水元朱》等诗词文集。
一晃过了三年,已近初冬的一天上午,父亲吴飞升前来看望儿子。说道,“儿啊,明年又是大比之年,春闱在即。为父今天特为此事而来。古人云,明伦莫大于忠孝。汝满腹诗书,乡试举人,理应应胸怀大志,忠君报国,尽己之力匡扶社稷,难道你就打算在此隐居林泉,终老一生吗?如果这样,非但对不起养育你成长的父母,实也有违乡亲期望。如今国运当兴,圣上求贤,汝当不负吾望”。一席话说得吴国乡无言以答,回禀道:“谨遵父命,当即准备赴京会试”。乃告别蕉坑父老乡亲启程回乡。蕉坑村民一路相送,依依惜别。★
(未完待续。下期请看《吴国乡传奇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