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苍广角讯】仑苍镇,坐落于南安市区东郊,是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中国水暖之城”。从当初轻披薄纱的“朦胧少女”,到如今明艳动人的“大家闺秀”,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镇,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名扬万里的优秀企业家。
周安稳,北京南安商会执行会长、北京国冶屯溪阀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夏天的微风暖暖吹过,镇上的人们早已习惯了空气中飘着的淡淡金属气味,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安稳宁静。而在三十几年前,一名叫周安稳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了自己并不“安稳”的创业之路。
安稳少年不“安稳”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洗礼下,仑苍镇几百家水暖阀门企业相继冒尖,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看着一个个同龄人出门打拼后满载而归,彼时,刚初中毕业的周安稳便也开始跃跃欲试,一心想要出门施展拳脚。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可我却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读书,而是选择了出门从业。”1983年初中毕业以后,周安稳来到叔叔的水暖厂工作,在这里一待就是两年。
这两年,是累积经验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1986年,累积了足够的勇气,还不到20岁的周安稳向父亲借了500块钱,这个还稍显稚气的青年,就这样只身踏上了北上的旅途。当时的北京还只有三环路,没有经济基础的他只求温饱,在北京大钟寺附近和其他3个同乡挤在不到10平米的房子里,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做饭。
“当年从北京回福建的火车票是44元,每个月的地铁月票10元。”周安稳清晰地回忆道。跟随许多老乡的步伐,他也加入了推销对讲机的队伍,每天背着雷锋包,带着对讲机,挨家挨户到各个单位上门推销。艰难的生活并没有磨灭周安稳的斗志,反而让他愈发勤奋和坚强。渐渐地,周安稳在对讲机行业里累积了一定的口碑,销售规模也不断扩大,并带领公司成为了泉州对讲机在北京的总代理。
事业道路一片坦途,而周安稳并没有只满足于当下,而是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与时俱进。由于国内对讲机市场逐渐饱和,竞争压力增大,对讲机销售量也急速下滑,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他开始规划新的发展道路。
眼光独到定位准
1997年,经过认真而严谨的市场调查,周安稳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阀门行业的发展前景——虽然国内阀门销售大军规模庞大,但是却很少有自己的阀门品牌。于是周安稳当即决定投身于阀门市场,创立自己的阀门品牌。
凭借周安稳常年积累的良好信誉,加之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完善、品种齐全,公司规模逐渐壮大,并先后成为北京首钢集团和中石化公司的阀门采购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北京首钢已搬迁至河北,但公司仍然是新首钢建设工程的阀门供应商。
时至今日,周安稳的创业道路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虽然在对讲机、阀门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他的创业道路并未停歇。近年来,股权投资一直是周安稳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日益丰富及完善、行业监管政策逐步落定及成熟,众多投资方式迎来了增长,股权投资市场背后蕴藏的是无限契机。”他如是说。
心怀感恩再前行
在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企业管理者,周安稳能够不断地创新,做出更好的战略决策,引领企业不断前行。而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他也未曾疏忽于照顾家庭、回报社会。加入北京南安商会多年,如今身为执行会长的他始终坚持积极参与商会事务,为商会的发展建言献策。
“由于孩子们常年在外生活,南商二代的家乡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需要从小培养。所以平时在家里我都和孩子们讲闽南话,孩子也对闽南文化很感兴趣。”为培养孩子们的家乡归属感,周安稳也鼓励孩子们加入商会,与更多家乡同胞多多接触。目前,大儿子周一豪正担任新一届北京南安商会心青年联合会会长。
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慈善是周安稳一生的事业,2008年“5.12”地震后,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倡导下,他成为北京助养受灾儿童的热心人;2011年,他在老家仑苍镇出资建成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2012年,在南安一中设立“周仲宪”奖教基金,并于2018年在仑苍镇举办“周文龙”奖教活动,对家乡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和资助,以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奋斗没有终点,而回报社会,感恩家庭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责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周安稳的拼搏道路仍在继续,而他也将带领儿女,以真情为纽带,将自己和孩子们的心与家乡紧紧地系在一起。(据南安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