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便民服务站。南轩供图
东南网7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 通讯员 陈毅强 黄雅云)在南安市仑苍镇,社区、园区、厂区之间正上演着一场由党建串联的“融合革命”。“三区联创”实践打破了行政壁垒,盘活了资源要素,走出了一条“联建共强、联享共融、联创共进”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如今,这里的商户笑意多了、物流畅了、服务快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幸福升级的温度。
联建共强:织密治理网,解了“老大难”
“以前为抢个装卸车位,商户间红着脸吵半天是常事,生意都耽误了!”看着眼前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商户老李笑着说,“现在有了《三区治理公约》,按点按位装卸货,‘抢车位大战’成了老黄历,园区物流比以前快了近三成!”
中国水暖城作为运营20年的老牌批发市场,聚集了近万名从业者,楼宇密、商户多、流量大。但随着发展提速,基础设施老化、管理权责“扯皮”等问题逐渐凸显,成了制约商圈升级的“绊脚石”。
破题的关键,在于党建“穿针引线”。仑苍镇成立由挂钩市领导牵头的“三区联创”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定下“定期调度、党政联席议题、多方联动沟通”等规矩,打出“社区治理+物业+市场化运作+行政执法”的组合拳,让社区、园区、厂区实现“治理、服务、安全、功能、力量”五联抓。更发动派出所、市监所、银行、商协会等10多个单位党组织,与水暖城社区党支部、党员商户“结对子”,织成一张涵盖办事、金融、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党建服务网”,以前“各管一段”的难题,现在“一网兜办”。
联享共融:服务送到家,效率提上去
走进中国水暖城“一室三区三中心”综合体,便民服务、综治、党群三个中心“合署办公”,文化展示区、休闲区错落有致。“以前办个经营许可证,跑四五个部门得花一周,现在这儿‘前台收、后台办’,两天就搞定!”商户老王竖着大拇指说。数据显示,这种“全科受理”模式让办事效率提升超40%。
变化始于去年9月“三区联创”机制落地。仑苍镇盘活原党群服务中心,建起“1个共享之家+3个便民平台”,把商户矛盾调解、政策对接、便民服务等事项“打包管”。依托“共享之家”,市级资源主动下沉,全年办了36场暖心活动:困难商户帮扶覆盖87户,义诊服务1200多人次,爱心奉茶点日均接待200多位路人,亲子阅读、就业招聘等活动更让6000多商户感受到“家的温度”。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