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就能申请救助,周末课堂传出琅琅书声,“一元裁缝铺”飞针走线传递温情……在武荣大地,一幅以“扶帮行”为底色的民生画卷正徐徐铺展。
去年,泉州市被定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城市,南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南安市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扶帮行”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着力打造县域特色品牌。去年以来,南安市聚焦“弱有众扶”“学有众帮”“善有众行”3个专项服务,通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构建“政府救助+志愿服务+慈善帮扶”的一体化“链式服务”格局,以“物质+服务”多元化救助服务方式,让社会救助内涵更加丰富、更有温度,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的需求和期盼。
深化“弱有众扶”织密社会民生保障网
“特别好,新家特别好,大家都很好!”日前,在仑苍镇园美村,61岁的洪蒙珠带着患有精神残疾的儿子,在邻居们的祝福声中搬进了新家。明亮的客厅里家电齐全,这对流浪14年的母子终于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活”的跨越。
这场跨越要追溯到去年寒冬。仑苍村村“两委”在巡查时发现一对母子居住在未完工的空房子里。“这就是我们寻找了14年的洪蒙珠母子。”园美村村“两委”成员李春挺回忆,当时,这对母子衣衫褴褛,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助。他们居住的地方没有门窗,也没有水电,一张废弃的床垫、一个破沙发就是全部家当。
补办证件、带去医院看病、申请低保……确认身份后,园美村村“两委”紧急对这对母子展开救助。市民政局、仑苍镇政府了解核实情况后,立即给予急难型救助2000元,并在今年2月将洪蒙珠母子纳入低保。
这对母子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安家。“同根同源,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母子!”面对12万元的房屋修缮费用,园美村顶堡五房宗亲会发起为洪蒙珠母子修缮旧厝的捐款倡议。大家踊跃捐款,短短20天就凑齐了全部款项。更令人动容的是,施工期间,不少宗亲还主动承担起了修缮监管工作,并陆续为这对母子添置了家电、家具。
如今,洪蒙珠的儿子已在当地一家卫浴厂就业,每月有稳定收入。这场从单一物质救助转为“物质+服务”综合救助,生动诠释了南安“弱有众扶”的民生温度。
(来源: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