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为深化校际交流,共探教学改革路径,南安市龙泉中学日前举办了以“开放启航,共育成长”为主题的春季教学公开周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教学观摩、评课研讨等形式,搭建跨校教研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林周敏老师开设《Unit 8 Lesson 3》观摩研讨课,以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为载体,采用“P-W-P”阅读教学模式,通过“社会阶层辩论会”“人物心理图谱绘制”等任务,引导学生解码凡尔纳的叙事密码。课堂高潮的“AI续写对决”活动中,学生创作文本与原著风格对比分析,既锤炼批判性思维,更点燃文学创作热情。
黄金萍老师以“东数西算工程”为切口,通过新闻联播导入,引导学生化身“区域规划师”,分组开展京津冀、贵州、新疆等数据中心选址论证。学生结合PPT展示调研成果,从能源结构、气候条件等多维度剖析区位因素,并借助AI大模型即时生成习题,实现“问题探究—数据验证—效果反馈”闭环学习。
陈秋蓉老师创造性重构《俄罗斯》课程,以“K3次国际列车”为叙事主线,串联西伯利亚铁路布局与自然资源分布。通过分析中俄北极航道合作项目,学生既掌握“交通线区位分析”方法论,更在“冰上丝绸之路”探讨中树立全球视野,课堂尾声的“列车广播词创作”活动,让地理知识与文化理解深度交融。
吴宇凡老师立足单元主题《From Here to There》,构建“视听—演绎—生成”三维学习场域。课堂以简笔画勾勒交通场景激活表达欲,通过AI语音重建技术优化听力训练,角色扮演环节中,学生化身城市规划师,用英语论证交通枢纽选址方案,实现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双重提升。
课后,各教研组紧扣“以评促教”理念,开展多维度研讨活动。执教教师围绕新课标要求,从“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度”“学生思维进阶可视化”等维度进行深度教学反思;听课教师则依托课堂观察量表,从“学生参与度”“任务驱动有效性”等维度提供量化分析,为评课研讨注入实证支撑。在跨校联合教研环节,来自南安三中、柳城中学等兄弟学校的教师与本校学科组展开深度对话,既赞赏“项目式学习设计”“AI技术融合”等创新实践,也就“分层教学实施路径”“大单元教学衔接”等共性难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教无止境,行以致远。我校将以此次教学公开周为起点,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凝聚育人合力,在新时代教育征程中谱写奋进新篇。
(来源:龙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