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Valve Dealer
首页 > 天下阀商 > 列表

手握29亿订单!中核科技走在核电项目快车道

2025-05-14 16:42:54      来源:   

世界核能协会提出了新目标:到2050年全球核能装机容量将至少提升三倍。全球科技与工业巨头联合签署承诺书,支持!


核电产业一改以往笨重危险的面貌,以新科技小堆形式轻盈亮相,不但灵活、供电稳定而且经济实惠,在AI数据中心集中发展的周期里,成为AI相当友好的能源伙伴。在目前这种国际经济背景下,核电产业绝对算得上一个内生增长动力很强的板块。


一个产业的高速发展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共荣,核电亦如此,在这一轮AI电力需求的浪潮里,相关企业会收获不同程度的业绩增量,利润也有机会再上一个台阶。


中核科技,是核电站阀门配件的核心供应商,现在已经手握29亿订单!



图片

40年研发 终有结果

图片

中核科技此前一则公告,夯实了订单信息:已参与目前所有在建核电站项目,现在手握订单,近5年核电项目任务饱满!

这是一个市占率近乎100%的上市公司。

AI数据中心对核电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四代小堆,未来这才是核电站几何增长的关键,上市公司表示,四代核电阀门领域已获得突破,目前针对四代堆阀门的订单已经有4亿多。也就是说,在核电站未来集中增长的时候,中核科技同样卡在快车道上。

核电阀门,是核电站中使用数量较多的介质输送控制设备,但成本占比在逐渐走低,以量取胜终究不够利润率追求。

有读者调侃它的出身是苏阀厂,苏阀厂也没关系,中核科技的产品科技含金量是在逐步提升的。

去年,中核科技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研发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顺利完成全部鉴定试验这是全国首台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在稳压器安全阀国产替代的路上,中核科技又向前走了一步。

稳压器是核电站核岛的主要配件之一,在压力容器中起到稳定压力的作用。稳压器简单讲,就是在反应堆启动期间,在一个回路里建立并且保持压力,随时补偿和缓解温度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使水-汽温度平衡,压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当一个回路超压时,就要通过安全阀把稳压器内的蒸汽卸到卸压箱中。

稳压器安全阀是一个回路冷却剂系统的关键超压保护装置,从核电站安全可靠运营的角度上来讲,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同时,安全阀在核电领域内拥有最高的物项等级,被严格定义为,规范1级、抗震IA类、质保QA1级。所以,虽然是一个配件,但是生产安装标准相当高。

业内人士说,传统的安全阀普遍使用的是弹簧式,现在二代以上机组都更换为先导式安全阀。

图片

图片

公开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运行和在建的所有核电站中,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100%依赖进口,无一幸免,这不仅仅是成本问题,机组出海也会受到影响。


安全阀作为最高物项级,本来供应商就寥寥无几,一旦供货受阻,直接被卡脖子,会影响核电站的交付。因此,自主创新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图片

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这个领域里已经深耕了40余年,依托中核集团整个产业链的优势,这是第一台工程样机通过了鉴定试验。

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掌握了核电阀门的关键技术,而中核科技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少数能够提供此类设备的企业之一,中国在核电领域内的创新,又多了一个。

640 (2).jpg

更主要的看点是,先导式安全阀技术一直是法国和德国领先,我们并没有跟随或者模仿,而是研究出了一套与国外产品不相同的设计方案,属于中国独创,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所谓独创性,是基本没有拿任何产品作为借鉴,所以独创产品的可行性,就得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

在此之前,中国的安全阀研究技术之所以举步维艰,与国内没有大排量、高性能的阀门试验装置也有直接关系。设计的产品做不了试验,就没有论证数据,安全阀的试验主要在德国和美国。

这样的格局现在被中国给打破了,中国在研究先导式安全阀的过程中,还自行设计并建造了安全阀全性能热态试验装置,具备开展全排量动作性能试验、蒸汽排量鉴定试验等能力,可以覆盖百万千万级大排量安全阀的热态鉴定。

也就是说,中国基本上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具备自主开展大排量阀门所有试验项目的能力,也为后续安全阀的升级迭代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试验支持。

安全阀的设计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研发完成后再历时5年才有如今的成果。

图片

2019年

完成研发

图片

2022年-2022年

开始制造,并开始试验

图片

2024年5月

官宣所有试验完成

具备量产标准

图片

2024年10月

后续供货取证环节速度很快,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在202410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和中核科技,先后取得了由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1级先导式安全阀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正式具备民用核级先导式安全阀的供货资质,未来可以参与国内及国外所有核电厂先导式安全阀的投标和供货。
这是第一张,由本土阀门厂商取得的资质证书,中国的先导式安全阀,直接跨越了传统技术,出道即巅峰,出厂即适配二代堆以上的先进堆型。
这意味着中核科技把握住了机会,在核电站批复速度加快,核裂变聚变尝试上马,下游应用场景快速放量的时间点。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只要使用国内安全阀,中核科技的产品就基本没有竞争对手。

上市公司透露,预计未来5年,核电项目订单任务都很饱满。中核科技可能现在更要考虑的是产能和交付问题,提高产能顺利按期按量交付任务订单是接下来的关键。



图片

重组并购优质资产

图片

年初,中核科技公告重大重组,重组对向为中核西仪。

主要分为资产收购和配套资金募集两个步骤,一是购买交易对手持有的中核西仪98.88%股份,另一个是向包括中国核电和中核资本在内的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重组完成后,中核西仪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重组后的实际控制人依然是中核集团,实际上这就是中核集团在推进内部资产快速资本化。

其实,此前的2022年,中核西仪曾独立申请IPO,拟发行不超过1.2亿股并在科创板上市,计划募集资金为20亿元,但是半年后,中核西仪就撤回了申请。独立IPO未果,中核西仪这一次借道中核科技,实现了曲线上市。

无论动机如何,对中核科技而言,这都是一个优质资产并购案。

640 (1).jpg

中核西仪成立于1969年,最开始是一家大型仪表企业,后来成为国内资深的核辐射监测类系统及设备、火警消防系统和设备、安防系统及其他核安全系统的供应商,与中核科技同属核工业装备制造领域,也都处于核电站的上游重要环节。

中核科技是中核集团的首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阀门行业第一个走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并购重组后,中核科技将新增业务板块,成为更加全面的核工业装备制造企业。

在中核西仪变成中核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以后,中核西仪的业务体量也将并表,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财报上。彼时,若中核西仪业务稳定,中核科技的业务体量和利润都将再上一个台阶。

中核西仪的经营数据,还会为中核科技的财报增加看点。

图片

图片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三季度,中核西仪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49亿元、13.24亿元、6.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7亿元、1.64亿元、8159.76万元。


有些业绩甚至比中核科技还要好。


截止到2024年9月末,中核西仪的资产总值已经超过26.63亿元。

图片

中核科技年报披露,2024年实现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1.86%,扣非后净利润为2.11亿元,同比增长9.35%。截止到2024年年末,资产总额为36.61亿元。

中核西仪和中核科技未来将有更多的业务互补和协同,可以共同提供更加完整的核能装备解决方案,中核西仪在智能化控制系统上有成熟的体系,可以助力中核科技阀门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

中核集团在海外核电项目中,也可以打包输出“仪控系统+核级阀门”组合方案,提升上市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参与度和竞争力。


图片

产业再向主业靠拢

图片

从招股书上披露的中核西仪营收结构来看,第一大客户中核集团的业务高度集中,平均有90%以上。

这跟中核科技未来对业务战略方向调整也较为相符,中核科技曾表示,要开始聚焦核电产业,并提高核工程在整体业务中的比例。

图片

图片

中核科技2024年18.43亿营收中:


有8.39亿元来自于核工程阀门产品,占总营收的45.52%,同比增45.50%;


有4.79亿元营收来自于石油石化产品,占总营收的26%,同比下降26.00%;


其他阀门业务创造了4.65亿元营收,与石油石化业务不相上下,占总营收的25.24%,同比下降11.44%。

图片

在核电站批复放缓期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化企业,成为了中核科技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2024年中核科技服务这些大型石化企业的业绩有所下滑,在此之前,2023年,中核科技的石油石化业务营收有6.04亿元,与核工程业务不分伯仲,当时核工程业务营收6.19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3.37%34.20%

2024年石油石化业务下降了1.25亿元,而核工程业务新增了2.2亿元,并且其他阀门业务也下滑了。由此可见,中核科技正在越来越聚焦核能相关业务。

中核科技已经穿越了最艰难的核能停摆周期,正在步入核电快速发牌建设周期,其产业地位越来越清晰。

640.jpg

核电站在国际大环境下,逐步开始大批量放量上马,新质生产力对小堆核电又提出了明确的需求,再加上一系列黑科技正在加码核裂变聚变的研究,核能走上终极能源的道路,似乎越来越贴近现实。

编者按

硬通社


资本市场上,有不少与核能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公司,但是向中核科技这样中核系老牌公司,始终在业务拓展中,有近水楼台之利。


还有,中核科技手上暴增的订单量足以证明,核能的产业环境开始发生了变化,核能会成为未来推动内生增长的关键领域,也会以稳健的业绩表现,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方向。

来源:硬通社

天下阀商.jpg

分享: